分享一个观点。

先说结论:认知决定行为,行为改变认知。

附加推论:我大概是被认知行为理论洗脑了哈哈哈。


康威定律:认知决定的两种结构

软件行业有一条“康威定律”,是这么说的:

Any organization that designs a system (defined broadly) will produce a design whose structure is a copy of the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Melvin E. Conway

简而言之,即:有怎样的组织沟通结构,就有怎样的系统结构。就个人经验来说,这里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系统交互架构”。

而且,一提到康威定律,就一定会“祭”出下面这幅图:

康威定律

康威定律已经在千万个案例中得到了验证。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系统交互结构与组织沟通结构如此地相似呢?

好了,私货来了。

我认为,并不是系统交互结构直接照抄组织通信结构;而是这两者都照抄了另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决策者关于“怎样沟通才能有效地协调资源完成目标”的认知。

如果老板们比较“传统”,比较信赖层层审批、层层汇报的方式,那就会得到如Amazon的结构。如果老板们比较“新潮”,比较推崇扁平化管理,那就比较容易产生Google甚至Facebook的结构。其它的可以类推。

总之,面向对象的语言来说,系统交互结构和组织通信结构之间之所以如此相似,并不是因为前者继承了后者,而是因为他们都继承自同一个父类: 图片

换言之,它们都是由同样的认知而产生的两种行为。


其它例证

认知对行为的作用,还有很多例证。

如果没有《论持久战》,中国军民对抗日战争的认知就只有“速胜论”和“亡国论”,抗日战争就只有两种结局:无谓的拼命、牺牲,或者卑躬屈膝的投降当汉奸。

《论持久战》面世、传播开之后,我们对抗日战争才有了正确的认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才有了战略上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才有了游击战、运动战、消耗战、歼灭战等战术战法,才有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才有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图片

放到我们身边来说,如果你认为社会运转靠的是人情关系、而不是规章制度,那你去补办身份证时多半也会散包烟;如果你认为人生就应该出人头地、而不应该泯然众人,那你大概率是个工作狂;如果你认为出人头地的标准是赚大钱、而不是当大官,那你十有八九会去经商;如果你认为要赚大钱就得“富贵险中求”、而不相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那你迟早要锒铛入狱。

发现了吗?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个的认知,构成了我们的三观。而正是我们的三观,塑造了我们宏观的人生和微观的生活。 图片

看看你身边的人,看看他们做的事,是不是都能印证“有怎样的认知,就有怎样的行为”?

认知行为理论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搜到了“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用。 图片

当然,“认知行为理论”还有更复杂、更深刻的内涵。这里只说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认知产生情绪和行为

首先,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起着核心作用。这种“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行为”是“认知”加工后对外界产生的输出。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说了不少,不再啰嗦了。

第二个方面,正常情况下,“情绪”是“认知”对外部输入加工处理得到的产物。

例如,小孩子打碎了一个碗,父母闻讯而来。这时,“打碎了碗”就是一个“外部输入”。

如果在孩子的认知中,“打碎了碗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那么他多半会陷入恐惧情绪中而瑟瑟发抖。

如果在父亲的认知中,“打碎了碗会产生很多碎瓷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扎破脚”,那他很可能就要陷入焦虑之中,并且反反复复的扫地、清除碎瓷屑。

如果在母亲的认知中,“这可是我买的限量款缠枝莲纹蝶恋花青花瓷碗啊,你这熊孩子怎么这么毛手毛脚的”,那么她很可能会因惋惜而愤怒、因愤怒而迁怒,进而抄起父亲手中的扫帚,把瑟瑟发抖的孩子揍得嚎啕大哭。 图片

改变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

反过来说,如果改变了认知,往往也能改变情绪。

例如,同事A跟同事B说了句“她就是这种特别会装样子的人”,而你恰好听到了。联想到自己昨天假装加班实则聊天、前天假装生病逃避团建、大前天假装积极去听大领导讲座,那你多半会认为“他是在说我吧”,随之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如果此时同事B跑来跟你说“小A跟小C为啥这么不对付啊,小A跟我吐槽过小C好多次了,刚又跑来跟我说小C特别会装样子……”,那么你的认知就会变为“哦他说的不是我啊”,因而刚才的情绪自然也会退潮了。

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认知

其次,“情绪”和“行为”也能反过来影响认知。

例如,当我们对某些人、某些事有抵触情绪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就一定存在偏见:“这人就是在针对我,你听听他说的都是什么话!”“我就觉得这事儿不靠谱,肯定办不成……你非要搞的话那我凑合着配合一下吧,哎都是瞎搞”——这种人和事在职场上绝对不少。这就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行为对认知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在前面那个“打碎了碗”的例子中,孩子为什么会有“打碎了碗要受到很严厉的惩罚”这样的认知?不就是母亲的行为影响的吗? 图片

情绪和行为也会互相影响

最后,“情绪”和“行为”之间,也有相互影响。

情绪影响行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在考场上,适度的兴奋劲儿有助于我们答题、做题,过度的紧张却适得其反,相信大家都体会过。当然,行为也能影响情绪。《心流》一书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通过专注地做某些事情,来管理、掌控自己的情绪。

重申一遍,“认知行为理论”还有更复杂、更深刻的内涵。这里说的只是我自己浅显的认识。

认知行为理论的作用

那么……知道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

认识人

最基础的作用,就是“认识一个人”。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女孩子们一定就纠结过一个问题:他到底爱不爱我呢?“爱不爱”就是一种认知。而要了解认知,不仅得看他嘴上怎么说,更要看他的行为和情绪。子曰“观其言而察其行”嘛!

除了“认识”一个人之外,这一理论还有一个更高深的作用:塑造一个人。

塑造人

如果你想让你的团队成员都使用某种工具,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都相信这个工具非常好用。这时,认知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就会让这个工具被迅速普及开来。

要让他们相信这个工具非常好用,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先把这个工具拿来用着。用着用着,行为就会对认知产生影响,逐渐让大家相信“这个工具确实挺好用的”。

如果在推广、讲解这个工具的时候,能带点儿激情、来点儿热情,能勾起大家的正面情绪,那么,借助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作用,这个事儿又稳了三分。

就像《盗梦空间》那样:要让一个人全心全力去做一件事,必须让他相信这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图片

提升自己

除了影响别人,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塑造更理想的自己。

例如,如果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自信,那么可以一件一件地去做一点事情,通过“做好一件事情”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我能做好这件事情”、“我能做好那件事情”等等认知。当这样的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就能够获得“我能做好很多事情”这样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自信。

又如,如果总是觉得自己管理不好情绪,鸡毛蒜皮都要大发雷霆,那么可以认真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把一些东西看得太重了、或者是对一些事情太敏感了。如果能找到这样的认知偏差,就可以借助一些主动行为来修正认知、从而改善情绪。

还有,如果遇到必须要做、却又打不起精神来做的事情,比如必须开始学习、必须打扫房间等,那么可以尝试通过音乐、呐喊等方式,把自己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并借助这样的情绪来完成这件事情。

知道一个理论,并借助这一理论来改变自己。这其实也是认知对行为的作用啊哈哈。

认知行为疗法

其实,借助认知行为理论来塑造一个人的方法,在心理学上叫“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如对自己、对外界、对未来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和消除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这里就不多扩展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