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这两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即使不曾直面抑郁症,也能在网络、媒体上见识到抑郁症的可怕;即使不曾确诊抑郁症,也多多少少会被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所困扰。

拜抑郁症所赐,与之相关书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书店里。在我所读过的相关书籍中,这本《抑郁的力量》,大概最适合我们普罗大众了。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这本书有很强的实用性倾向。它侧重于讲解怎样应对抑郁症,而对抑郁症的病理剖析则相对较少。

这种倾向从目录中就能看出端倪。作者首先告诉我们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然后先指出治疗中的误区、禁忌,再向我们传授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方法,最后本书还提供了避免抑郁症复发的若干办法。至于抑郁症的病理,作者只在各章节中做了比较零散而简要的说明。

作为不了解心理学的普通人,当怀疑自己陷入了抑郁情绪、产生了抑郁倾向时,当得知某个亲朋好友患上了抑郁症时,我们最直接、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是抑郁症的定义、分类?还是抑郁症的病因、病理?答案显而易见,都不是。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抑郁症、应当用怎样的办法帮助和陪伴患者,然后才是剖析病因、分析病理以便对症下药。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实用主义倾向的《抑郁的力量》正符合这样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之前,先告诉了我们“不要怎样做”:不要鼓励、不要劝我出门和运动……这些“不要做”的提示,看起来很反直觉、于事无补,其实,这正是我们应对抑郁时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不先“入国问禁”,不注意了解和避开这些雷区,我们很容易像《人间失格》中的 “比目鱼”那样,抱着满腔热诚一片好心,却把抑郁中的朋友推向无底深渊:

“其实我很担心你。既然我答应要照顾你,就不希望你抱持这种随随便便的态度。希望你能展现出想要重新做人的决心。就以你未来的方针来说吧,要是你主动来找我商量这件事,我也会听你的意见,帮你想办法。我很穷,能给你的援助有限,所以你要是想过以前那种奢侈的生活,那你可就得失望了。不过,要是你脚踏实地,清楚拟定日后的方针而来找我商量的话,尽管我能帮你的不多,但我还是会努力帮忙,让你重新出发。我的用心你懂吗?你今后到底有何打算啊?”

作者在谋篇布局上花的心思,以及本书的实用性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实用倾向以外,这本书的普适性价值还体现在遣词造句方面。本书的语言文字非常浅近,几乎没有使用专业词汇。读这本书时,我们不需要费心区分认知、情绪、理性、意志,不需要了解多巴胺、血清素、褪黑素的作用和原理……只需要跟随书中平实的语句,我们就可以获得对抑郁症的基本了解,以及应对抑郁症的基本方法。

当然,再怎么实用主义,本书也不可能完全不讲病理。而要讲病理,就不可能完全不用专业词汇。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除了用通俗语言做基本介绍之外,作者还会用图片进行讲解,坐收“一图胜百言”之利:

上面两张就是作者讲解“焦躁情绪的由来”,以及“纠结与压抑”时的配图。


实用主义倾向、文字浅近平实,构成了本书的两大优点。也许有人会因为这两个因素而质疑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假如真有人作如是想,我要第一个为作者叫屈。

本书作者泉谷闲示是一位精神心理专科医院院长,有20余年一线抗抑郁经验。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他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例如:

在进化的过程中,头脑越来越发达,于是人类诞生了。这种进化是为了提高做事效率,让人能够把曾经做成功过的事情再做成功一次,或将所捕猎物的所在地告诉其他同伴。也就是说,头脑的作用是让人抓住“第二条泥鳅”。

这是进化心理学理论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倾向于从进化过程中探究人类的心理机制。

又如:

上图中对头脑-内心-身体的划分,显然有认知行为理论的影子。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对其情感和行为有显著影响。书中的“身体”与“行为”虽然有一些不同,但“头脑”和“内心”与“认知”和“情感”基本能够呼应上。

还有:

医生必须仔细地回顾这种患者的成长经历,找到产生自我否定倾向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爱。

……

躯体化症状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某种目的而表现出来的,其中一定蕴含着某种逻辑。

这种治疗方式和理念出自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法旨在通过探索无意识心理过程来解决心理问题,以“梦的解析”闻名于世。上文提到的治疗方法只是把分析目标转向了躯体化症状。

以及:

头脑的特点是使用“必须”和“应该”等话语体系,也就是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和一定要做什么等。而且,头脑总想控制所有事情,它的目标是高效,只在意事情能否顺利发展。

内心使用的话语体系是“想要”和“喜欢”等,也即是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或者讨厌什么。因为内心不会像头脑那样进行逻辑思考,所以它绝对不会探寻原因,而是会直接得出结论。可是,没有原因并不意味着胡说八道。

“我应该”和“我想要”,有没有让你联想起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超我”、“本我”呢?

书中还有更多的例子,这里不再罗列了。对认知行为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进化心理学理论、脑神经学……等各种心理学基础理论烂熟于胸、融会贯通,作者的理论水平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如果说这些还只能体现作者的理论水平,那么再来看看这些例子吧:

操作性诊断标准会根据症状在性质、持续时间、反复程度等方面的差别进行细致分类,尽量避免出现上文提到的极端情况。尽管如此,它依然不够完善,尚存在很多问题,每隔几年就要被修改、升级,可以说它是具有过渡性的诊断标准。因此,医生在临床上判断应该使用何种治疗方法时,依然会借鉴历史悠久的传统诊断学的思路。

在我接诊的患者中,不少患者在回归社会后的短期内病情多次复发,已经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治疗,在前来就诊时已经相当疲惫。 这些患者一直认真地遵从医嘱,病情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和抱怨的情绪,总是询问医生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痊愈。我认为,这明显是医患双方对抑郁症的治疗存在认知差异。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这些药物对某些病症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某些病症却几乎没有治疗效果。简单来说,对内源性抑郁症患者、躁郁症患者来说,药物疗法通常非常有效且不可或缺,不过对适应障碍患者、人格障碍患者等新型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精神疗法则是不可或缺的。

照本宣科地转述理论知识,我也能做到。整合现成资料写成“操作手册”,有AI协助也不是难事。指出现有理论和实操流程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修订方案,只有真正干实事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有这样的本事。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具有如此实用价值的书,能够对抑郁症临床治疗提出如此多的思考和补充,作者的临床经验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有意思的是,作者曾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他留学的那所学校却并非医学院,而是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成了一名作曲家!书中还引用了不少卢梭、尼采、马可·奥勒留、铃木大拙、夏目漱石等人的文字,可见作者是一位文学和哲学爱好者。而且,根据文字引用量推测,他一定是夏目漱石的小迷弟,甚至还以夏目漱石之名专门写了一章。真是个多才多艺又有点可爱的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优秀的作者,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万无一失。这本《抑郁的力量》也有一点小小的瑕疵:部分章节的划分似乎不太合理。有的文字分了两节,实际讲的是同样的内容;有的文字则是文不对题,内容和章节标题很不匹配。

例如,《渴望死亡的人有什么心情?》和《藏在想死的念头背后的心情》,这两节所讲述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又如《焦躁是抑郁症恶化的征兆吗?》这一节,虽然标题讲的是“焦躁”情绪,其实主要讲的是“愤怒”情绪。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尽管作者在总的章节布置上花了不少心思,可惜在细微处还是“挂一漏万”,留下了一点遗憾。


最后,让我们回到本书标题——《抑郁的力量》。令人闻之色变的抑郁症,除了摧毁一个人之外,还拥有怎样的力量呢?

让我引用书中原文来回答吧:

“疾病是从身体内部出现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向患者传递某种信息。”

“疾病通过核心症状引导患者进入更加自然、更加令人满意的状态。”

……

自己的内心和身体究竟想说什么,才发起“罢工”?内心和身体是否想说我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存在问题?面对抑郁症这个盖着不幸印章的“礼物”带来的深刻问题,患者只有静下心来从容面对才能明白,被人们当成灾祸的抑郁症其实是教会我们如何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的礼物。

……

一个人的内心在经过巨大的变革之后,他并不会变得像仙人一样遗世独立,而会变得能在现代社会中正常生活,不被陈旧的价值观影响,不被时代潮流冲走,以自己的感受为基础进行认真思考。也就是说,抑郁症是现代社会觉醒的重要契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