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爱情观?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回答。

喜欢和爱的视角

首先,让我们从喜欢和爱的视角来回答。

什么是喜欢呢?简单地说,喜欢一个人,就是这个人能让你感到开心、满足。也许是因为他很幽默风趣,也许是因为他阳光活泼,也许就是他英俊潇洒……总之,他能满足你的某种需求,因而你乐于和他相处、从而满足自己的这种需求,这就叫喜欢。

什么是爱呢?简单地说,爱一个人,就是你愿意让这个人感到开心、满足。也许他喜欢吃火锅,因而你愿意陪他吃遍四川重庆;也许他喜欢爬山,因而你愿意陪他爬遍名山大川;也许他喜欢文学,因而你愿意陪他读书破万卷……总之,你愿意让他感到开心,愿意为了满足他的某种需求而和他在一起,这就叫爱。

喜欢和爱,用比较“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获得”和“付出”。能够从他那里获得满足,说明你喜欢他。你愿意为他付出、让他满足,说明你爱他。对他来说也是这样。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爱情观的第一个观点:一份好的、稳固的爱情,应该是一方渴望获得的,恰是另一方乐于付出的;反之亦然。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愿意付出什么(这一点往往是以“自己不愿意付出什么”的“底线”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才能在相处中逐渐判断对方和自己是否合适。

两个人和自我的视角

认识自己,做好自己,都可以归为一个词:自我。两个人要在一起,必然要面对两个人各自的自我。这也可以是爱情观的一个视角。

从这个视角来看,一份好的、稳固的爱情,就是两个人都拿出一部分自我、组成一个“共同的自我”;同时,又都可以安心的做独立的自我。

空口说起来有点绕。不妨拿出纸笔来,画两个部分重叠的圆。每个完整的圆代表完整的自我;重叠部分是两个人的“共同的自我”;不重叠的则是即便步入二人世界也依然保有的独立的自我。一图胜百言,看着这张图,是不是更好理解了?

“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相当于先画好自己的圆——当然,是方形、三角形或者什么不规则图案,随你的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底线和逆鳞,有怎样的喜好和追求,要走什么样的路……最好先想明白,该做的也尽力去做。有了明确的自我,在感情中就不会被花言巧语、小恩小惠所迷惑,而能坚持自己的方向。这些年总能听到所谓“先爱自己、再爱他人”,爱自己的前提是认清自己,而做好自己就是爱自己的同义词。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必定会有共同的部分,也必定要有共同的部分。映射到“自我”上,就是两人必定要拿出一部分的自我,来组成一个共同的自我。这个共同的自我可以有让步、交换,但绝不能是“不平等条约”。它是感情、生活和未来的共同的基础,因而必须是双方都认可和接受的,都“乐之”、“好之”的,都愿意不断加固翻新的,

即使如此,在共同的自我之外,我们也一定会——而且也应该——保留一部分独立的自我。否则,就叫做“在感情中迷失自我”、“丧失自我”,你会非常非常痛苦的。对对方也是如此,应该容许对方在共同的自我之外,保留一部分独立的自我。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爱吃红烧肉、爱吃烧烤、爱吃猪蹄,不爱吃鱼;他爱吃鱼、爱吃烧烤、爱吃鸡翅,不爱吃红烧肉。那么,“爱吃烧烤”一定是你们共同的自我,红烧肉和鱼则是你们各自保留的独立的自我。猪蹄和鸡翅呢?你们可以一起尝试以下。如果双方都可以接受,就把它们纳入共同的自我,这个共同的自我也就更加深厚、更加稳固了。即使接受不了,也可以把它们保留在独立的自我中,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

在自我的这个视角上,近年来也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一份好的感情,能够让你成为更好的自我。这个观点我既认同也不认同。认同之处在于,一份好的感情的确会有这样的表征。不认同之处在于,我认为“成为更好的自我”就是“做好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一个个体、任何一种自我,都会自觉的成为更好的自己——尽管对于“好”和“更好”一定会有分歧。总之,我认为一份好的感情,应该能容纳共同的自我和独立的自我。有了独立的自我,自然就能“成为更好的自我”。

两种视角相结合

如果把两个视角结合起来呢?容易想到:这个“共同的自我”,就是由“喜欢”和“爱”组成的。为了组成共同的自我,你们都要拿出来一部分自我。他拿出来的那部分自我,是你对他的“喜欢”,是他对你的“爱”;你拿出来的那部分自我,是你对他的“爱”,也是他对你的“喜欢”。如果你们的“喜欢”和“爱”能够很好的融合、共生,那么,你们就会有一个深厚的、稳固的感情基础。

不过,“喜欢”和“爱”概括不了你们彼此独立的那部分自我。你未必喜欢对方的那一部分,也未必愿意舍弃自己的这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态度,就是前面说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其中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欣赏——我甚至觉得,它比“喜欢”和“爱”还要高级。一个人只需要做自己,只是单纯的做自己,就能得到他人的认同、赞誉和喜爱,这就是欣赏。想象一下,他虽然不爱吃红烧肉,但在你吃红烧肉时,他也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你真是个不挑食的好宝宝,真是个光吃不胖的大美女,这种“欣赏”带给双方的感受,是不是比“我实在咽不下,你爱吃就自己吃吧”来得更好?

喜欢让你愿意接受对方的一部分自我;爱让你愿意为对方付出一部分自我;欣赏让你们都能够轻松自在地保留一部分独立的自我。逻辑很通了是不是。

《致橡树》

那么,还记得《致橡树》吗?其实我说的这两个视角,尤其是自我、共同的自我和独立的自我这个视角,与《致橡树》的爱情观非常相似。也许可以互相印证吧: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