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生活志》-帝王将相与人间烟火
朋友,你逛过故宫吗?你逛明白故宫了吗?你想象过故宫中的生活场景吗?如果你没有,那么请看吧——
没有一个来北京旅游的人会不逛故宫。想逛明白故宫,多半要请导游或讲解。导游口中多稗官野史,专业讲解多宏大叙事,虽然引人入胜、言近旨远,却很难还原明清两代故宫中人的真实生活。
故宫占地一千亩、历经六百年,穿行于这段时空中的,固然是帝王将相、天潢贵胄。但他们同样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他们也曾束发读书,也曾含饴弄孙;他们夏天也怕热,冬天也怕冷;他们也爱逗弄猫狗,也爱美食戏文……
正是这些人,将紫禁城建得金碧辉煌。同样是这些人,让紫禁城充满人间烟火。
谁会为你细细展开这些人的生活画卷呢?
周乾的《故宫生活志》。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在故宫冰窖餐厅惬意地喝着冰饮的你,自然知道这里是古人藏冰防暑的所在。那你是否知道,除了藏冰于窖之外,住在故宫中的古人还有哪些消夏防暑的方式吗?他们能像你一样,吃上冰棍、喝上奶茶吗?除了暑热,蚊虫也是夏日一大烦恼;住在故宫中,又有哪些防蚊灭蚊的办法呢?
清代多位皇帝的御制诗中,都曾提到多种多样的消暑冰食。如嘉庆帝在诗中提到过一种叫“冰椀”的小食:“冰椀浮瓜美,欣看绎实香。翻匙流素雪,溅齿迸银霜。”冰椀也叫“冰果”,做法十分简单,即在盘中堆满冰块,再把瓜果、莲藕、菱角等各色时令鲜果堆放其上。道光帝提到过宫里的冰镇酸梅汤酸甜解渴:“冰壶荡漾移,甘酸真止渴。
躲过夏日,转入寒冬,在凌冽寒风中穿过太和门广场、来到三大殿的你,一定听说过故宫的“火墙”和火炕。那你是否知道,其实故宫没有“火墙”?你又是否知道,不用“火墙”,故宫在冬季如何取暖?无论如何取暖,总要生火,为什么故宫几乎没有一个烟囱?只要生活就要防火,几乎全是木质结构的故宫,都有哪些防火措施呢?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幅《冰嬉图》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你是否知道,除了“冰嬉”,故宫中还有哪些娱乐项目吗?每到新年、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故宫中又有哪些节庆活动呢?会放焰火、办灯会吗?会赛龙舟、吃月饼吗?节日之外的人们,又有哪些娱乐活动呢?听戏?逛园子?撸猫?遛狗?古人怀中的“御猫”和今天的“故宫猫”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今天只见“故宫猫”,不见“故宫狗”呢?
元宵节时,宫中还会安设鳌山灯。鳌山灯是我国古代元宵节体量最大、灯火最绚丽的灯,由许多盏灯一层层自下而上堆叠起来,组成灯山,形如一只巨鳌。“鳌”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异兽,有顶天立地、健康长寿等多种美好寓意。
除了这些奇趣知识之外,本书还能带我们见识一些即使去了故宫也难以见到的事物。例如,金瓦红墙的故宫里有一片绿顶建筑群:那是故宫至今尚未开放的“南三所”。本书就图文并茂地将它呈现给了读者。
还有一度被烧毁的建福宫、乾清宫家宴,以及储秀宫内的“皇家电话局”、坤宁宫内帝后大婚的喜房……这些或未开放的区域、或不能近览的陈设,以及提琳琅满目、少有展出的各式文物,本书都提供了大量内容,以飨读者。如果不是故宫学研究院研究员充当向导,哪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呢?
帝王将相、人间烟火,这两个看起来互不相容的词,就在一个个奇趣的问号、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中,在这位故宫学研究院的工科学者写就的、极具生活趣味的书中,糅合成了极具张力的八个字。
这样一本《故宫生活志》,怎不教人爱不释手呢?
引人入胜的内容之外,本书也难免有一点小小瑕疵。除了章节编排似可商榷(如《宫里的焰火有多好看》归入节俗卷似乎更妥)、部分内容略有重出之外,最匪夷所思的一个问题是:《是皇帝也是“猫奴”》一章中引用的清宫画家艾启蒙绘制的《狸奴影》,真实性实在令人生疑。
艾启蒙擅于西法中用,在他绘制的《狸奴影》中,十只御猫灵动的倩影跃然纸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狸奴影》内藏十开,绘有十只姿态各不相同的猫儿,以满汉双语分别题录十只灵猫的芳名:妙静狸、涵虚奴、翻雪奴、飞睇狸、仁照狸、普福狸、清宁狸、苓香狸、采芳狸、舞苍奴。这十只猫或雍容华贵,或乖巧喜人,画家将素描技法和解剖学理论相结合,以短细的笔触一丝不苟地刻画出猫雍容的体态和皮毛的质感,把猫儿慵懒而又敏感、独立而又黏人的特性描摹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然而,这套《狸奴影》的部分猫咪形象,与1997年英国人大卫·阿尔德顿著、马克·亨利摄影的书籍《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猫头鹰出版社译)中的几张照片,除了毛色之外,动作、神态几乎分毫不差。实在不知道是谁抄了谁。
《狸奴影》图上的满文也有争议,详情可以参见:有什么文物史料被人打假证明是伪造的?-一只狐探花的回答
尽管有一些些瑕疵,这本讲述帝王将相与人间烟火的《故宫生活志》,仍然是一本生动趣味、图文并茂、兼顾深度与广度的好书。
它不仅可以带你神游故宫,让你把故宫各处逛个明白,帮你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博古通今、眉飞色舞的出色向导,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带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
中国占地近千万平方公里、历经上下五千余年,穿行于这段时空中的,固然有帝王将相,但更多的是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