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根子上源于人是伪社会性动物。

如果人是如老虎豹子一样的独居动物,那发展个性就好,不用被社会性“规训”。

如果人是如蚂蚁蜜蜂一样的真社会性动物,社会组织分工深入到基因、生理层面,那就只有社会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挣扎。

偏偏人是伪社会性动物,个体具有实现社会组织的全部功能,为了组织成为社会又必须牺牲掉个体的一部分功能。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就来自于此。

如果社会组织运转良好,个体牺牲的部分能够得到满意的补足,那么矛盾也可以解决。然而近年来每况愈下,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压迫“剥削”越来越重,矛盾越发尖锐。

试想一下,如果加班有加班费,有三倍工资加班费,对加班的抱怨还会那么多吗?

或者说,一种社会规训塑造了我们对个体的期望,另一种社会规训强迫我们接受社会现实。

所谓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根子上是一种规训对另一种规训的反抗。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社会规训”,也就没有人。探讨“人是什么”、“我是什么”,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我所接受的社会规训。

就如探讨杯子里有什么时,我们不能把杯子里的东西倒掉,然后惊讶于“杯子里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