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别人家的老师”,这本书写得真好。

封面


别人家的老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案例。

家长和孩子发生了矛盾,“看看别人家老师是怎么做的”;家长管不住学生玩手机,“看看别人家老师是怎么管的”;学生对“趁年轻好好读书”心存疑惑,“看看别人家老师是怎么说的”;对于“教室加装监控摄像头”、“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等行业现状,“看看别人家老师是怎么看的”……

面对中学教育中的所有问题,我们总能从这位“别人家的老师”身上找到“参考答案”。毕竟,他从教三十余年,始终坚持在一线教学,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如山如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经验和案例的意义可想而知。

别人家的老师,对教育理念有着深入思考和深刻理解。

在“教育改革”遍地开花的今天,“别人家的老师”仍能冷静地提出“当我们追求‘高大上’的办学理念的时候,可能更需要回归教育的本真,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发展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孩子日渐成为“网红老师”的流量密码时,“别人家的老师”仍然坚持“只有当我们尊重规律、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真正从心底说一句:老师好!”。当“x年级是最关键的一年”甚嚣尘上时,“别人家的老师”逆流而上提醒我们:“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时刻关注其航向,助力其发展。”……

本书并不是一本系统性的教育理论专著,而是一本教育感悟随笔集,是作者对教育理念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这份日拱一卒的努力,成就了这位“别人家的老师”。这份持之以恒的成果,也一定能够成就更多的“别人家的”老师、家长和孩子。

别人家的老师,对教育、对孩子,也有着丰沛而真实的情感。

当女儿远赴异国求学时,这位“别人家的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在那个瞬间,我多么希望她能回头望一眼,哪怕是一秒钟的回眸。可是她没有,留给我的,只有越来越远的背影。”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周,在给高三学生打气时,这位“别人家的老师”也会坦陈:“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为我们点亮一盏心灯,指点迷津,照亮前行的路。”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这位“别人家的老师”也和别的学生一样:“我们之所以想回母校看看,就是想回去看看当年的恩师,尤其是吴老师。可是他已经不在了,我们来晚了”。当学生和家长发生矛盾冲突时,这位“别人家的老师”也会和学生共情:“都高二了,十七岁的女孩子,还因为学习问题被爸爸打,不知道这样会不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

别人家的老师,不仅仅是老师,也是父母、也是学生。正是这种“因为我也有孩子”、“你我皆是摆渡人”的同理共情,让作者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在不断反思和提高中,逐渐体会到“年轻的时候,初为人师,不懂教育,只知道对学生好;中年之后,才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不仅仅是简单的爱,更是智慧的爱”,逐渐成为了“别人家的老师”。

在这位“别人家的老师”笔下,没有空洞的口号、枯燥的理论,也没有“爹味”说教、领导指示。除了几篇讲话稿之外,几乎每章都从一则小故事起笔,由教育者的思绪切入,引申出更多的叙事、说理和抒情。借事说理自然流畅,由情入理真挚平实,既不凝滞晦涩,也不矫揉造作。段落组织间多用段首排比,气韵不凡,意韵贯通。读来朗朗上口,思之回味悠长。

作者丰富的经验、深入的思考和充沛的情感,配以这样平实温和的文字,真令人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真好”两个字,实不足以形容其万一。


如果我是一名老师,读完这本书,我会像作者一样提起笔来,从点滴感触到深入思考,写到纸面上、钻进理论中、融到生活里。刚开始时,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文笔和见解,也许能记录的只有日复一日的工作——恐怕哪行哪业都逃不开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如果不把它们当做外部要求、工作负担,转而从自我提升、自我表达乃至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待和执行,真正做到日有所积月有所累,也许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别人家的老师”。

如果我是一名家长,读完这本书,我会把用作者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对照。或认同,或反对,甚或不屑一顾,在纸面上的讨论中都有可能出现。但不必因此而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碰上神坛或者丢入废纸篓。只要在家庭教育中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够自觉不自觉的想到“这本书里讲到过”、“这本书里有类似的例子”、“难怪周老师会有这样的感触,真是一模一样啊”,哪怕是“这本书讲得就不对,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嘛”(这种可能性应该很小),那么,这本书就不算白读,周老师心血就不算白费,“别人家的老师”就算进了“咱们家的门”了。

如果我是一名学生,读完这本书,我一定会羡慕“别人家的学生”。羡慕之余,我也会听从周明老师的教导,少玩手机多读书,多参与小组讨论,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我还要从周老师的书中学习写作技巧:精炼精干的叙事,真挚平实的抒情,理据充分的议论;无尽的典故,迭出的金句,磅礴的排比,精妙的比喻……虽然这位“别人家的老师”主教历史,但是改教语文也一定不在话下。


历史和语文,都是传统的文科。文科生的科学严谨性总叫人忍不住吐槽一番。书中有些论证逻辑问题,姑且当做不同视角和思路下的见仁见智,按下不表。引用的某些论据、材料,实在让我不吐不快。自己拔掉羽毛、喙和指甲,五个月不吃不喝等待重生的老鹰的故事,早已被辟谣:这就是一个意x/读x/故x会风格的段子,毫不尊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讷征服罗马帝国”也从未出现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只是网上在介绍博讷(或译波恩)时托名莎翁编的“广告词”。还有其它,恕不赘述。

让孩子们在写考场作文时编造故事赚取分数,尚不免“教人弄虚作假”之讥。在课堂和书籍中,堂而皇之广而告之地,把道理建立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捏造的故事之上,难道就值得提倡和推广了吗?这不仅会令预期的教育效果打上一个折扣(“反正怎么编都是你有理,随便你说去吧!”),也可能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信口开河瞎编故事又何妨?”),还会消耗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老师也不过是个瞎编乱造的人啊!”)。得失之间,应当慎重!

虽然作者坦陈“学文科的我,不知道视频所说的内容(注:视频内容即《鹰的重生》)是否符合生物学规律”,但这话恐怕有点敷衍塞责。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做一些初步的查证并不困难。对于教育这样一个责任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应当“抓住时机、讲究技巧”的重要事业来说,对于秉持尊重规律、尊重孩子、以身为镜等教育理念的教育者来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也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和素养。


理科生就是这么死心眼、爱较真。抛开这些白璧微瑕的问题,总揽全书,作为死心眼、爱较真的理科生,我也不能不由衷地说一句:

不愧是“别人家的老师”,这本书写得真好。


又及:周老师的公众号是“历史的清晨”。关注不亏。


又又及:人比人气死人。跟这本《在乎每一颗星星》对比,那本《眷恋》真是惨不忍睹。同样是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同样是“学而优则仕”,文字的差异怎么就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