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决定了你会如何评价这本《假如你跳进一个黑洞里》(以及其它科普书籍,乃至《走近科学》等科普作品),甚至会作为“世界观”的一部分,影响你的人生。
那么,科学是什么呢?
科学是真理吗?或者说是确凿无疑定理、公式,是蕴含真理的知识?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这本《假如你跳进了一个黑洞》就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书籍。它就像一口大锅,把各种各样的红豆大红豆芋头小芋头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知识烩成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粥,然后满满一碗盛到你面前。除了作者故意选的骷髅头造型的碗会让你联想到死亡、觉得有点不吉利之外,这碗粥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嗯?让人联想到死亡的东西“不吉利”?这似乎是爷爷奶奶们口中的迷信,不应该是新知青年心中的科学啊!
随着科学不断拓展新知的边界,“谈论死亡不吉利”也渐渐变得不那么迷信起来。心理学,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可以向你解释一大堆人们在谈论死亡时的情绪感受、心理变化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并证明这事儿确实不那么吉利。如果你怀疑心理学不科学,不妨考虑一下坟场墓地旁边的房价:它们一定比周边便宜一截,除非那是烈士陵园。不管买家怎么想,对卖家来说,让买家联想到死亡的东西,一定不吉利。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让买家联想到死亡相当吉利。有本畅销书说,美国某超市在货架上放了一份殡仪馆的宣传单,以提醒人们生命短暂、及时行乐。据说效果很不错,销量蹭蹭往上涨。还有这本《假如你跳进了一个黑洞》:书里充斥着千奇百怪的死亡,而这恰恰是它的一大卖点。不知道这本书实际销量如何,不过可以想见:“死亡”一定是它的一大买点。
总之,让人联想到死亡的东西不吉利,这话有时候对,有时候错。也就是说,它有时候是真理,有时候是谬论;有时候科学,有时候不科学。
如果把科学等同于真理,那它就是这么靠不住。比较正式的说法是“相对真理”。这个词经不起琢磨,琢磨多了,真理就彻底没了,科学也就完全靠不住了。Phoebe把Ross说得怀疑化论,就是这个路数。
因为“科学是真理”不太靠得住,把“科普”当做介绍知识、讲解知识点,也不太靠谱:谁知道今天的“科学新知”明天会不会变成“愚昧的迷信”呢?就连这本《假如你跳进来一个黑洞》,也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本书写作于20年前,我们肯定会说,至少在这个宇宙里,你是不会被一块厨房里的巨大磁铁弄死的。”(其实可以,例如用巨大磁铁砸头哈哈哈)然而20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已经为“巨大磁铁”开发出了钝击之外的杀人方式。也许再过20年,本书的很多内容也会过时。本书出版于2020年,有心的读者不妨找找看:作者在20年前讲述的知识,有哪些已经被推翻了。
那么,科学是什么呢?
相比于静态的真理和知识,我更倾向于把科学理解为动态的过程。如果说真理是枝头的果实,那么科学就是从种子萌发到硕果累累的过程;如果说真理是虎跳峡三峡、洞庭鄱阳湖,那么科学就是万里长江滚滚来;静态的知识是火车停靠的站点,动态的科学是不断停站又不断出发的列车。
动态的科学为静态的真理注入了活力:知识有了传承发展,有了彼此关联。花朵和果实,苹果花和月季花;金沙江和荆江,云梦泽和洞庭湖;客运站和货运站,普速列车站和高铁站……它们不再一成不变,也不再孤立无依,而是借助着知识点和脉络线,编织成一张大网。
好的科普,在介绍知识点的同时,还应该对知识背后的脉络做一些梳理。即使不把整张大网和盘托出,也应该使人知道这里有一条路;让人相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除了这里已有的之外,我们还能顺藤摸瓜、结网而渔,进一步清除未知的迷雾。
从这个角度看,这本《假如你跳进了一个黑洞》就不太合格了。即使在同一章节中,你也很难找到一条完整清晰的脉络。如果被蚊子包围了,你需要考虑感染疟疾和被吸干血两种风险。然后呢?从蚊群中逃出生天后,你可能想知道如果被苍蝇包围了该怎么办,被蜘蛛包围了、被美女包围了……抱歉,这时候你就需要另一本书了。
同样从这个角度看,《走近科学》虽然总被吐槽,其实很高明。最大的槽点莫过于大费周章的过程和大跌眼镜的结论。诚然,刨除为了播出效果而故弄玄虚的部分,节目中“走近”科学的过程和走近“科学”的结论,正蕴含了“科学是真理”和“科学是过程”这两种观点。如果认为科学是真理,那么就会更看重结论,也就会对节目最后直白浅近的结论满腹牢骚。如果认为科学是过程,那么就会更看重过程,那自然会对《走近科学》过程中“假设、验证、推翻;再假设、再验证、再推翻……”的过程赞叹不已。
其实这才是我们身边的科学。它没有什么高上大的真理,也不一定是新奇冷门的知识。它是有人说自己算命特别准100块一次时的验证方法,是有人拿着一个“包治百病”的东西要卖给你爸妈时的劝退话术,是看到“纯天然全植物无任何化学成分”时的质疑和思考。
如果再考虑更加专业的科研,那么科学在知识脉络之外,还有更加森严的科学体系、跨学科和交叉学科……正如我们不能要求小学老师教你微积分,对科普读物也不能要求太多。
讲解知识点的科普读物,可以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可以帮助读者找到求知的方向,为读者打开科学的大门。但只有讲到了知识的脉络、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方法,才算是为读者种下了科学的果树、开凿了科学的江河、指出了走近科学的道路,才算是一本合格的科普书籍。
才到合格?这么严格的吗?
科普读物面向大众传播科学,天然就有一对矛盾:面向大众的普及性,和面向科学的专业性。普及性要求降低门槛,专业性却自带庭院深深。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太侧重普及性,就很难讲清楚专业知识。太侧重专业性,又阻碍了传播和普及。
这本《假如你跳进了一个黑洞》,文字活泼浅近、故事生动有趣,在普及性上可以扳回一城。问题可能在于文化背景。作者是个美国佬,至今仍在使用“英尺”、“华氏度”的美国佬。这很不科学——没有统一标准就没有科学。只能说……Damn Yankees.
普及性和科学性,应该是“两条腿走路”。偏废其一都只能算合格。如果能在两方面都有所建树,那才当得起“优秀”二字。《走近科学》那些故弄玄虚的故事和音乐,为它加了不少普及分,也是节目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遗憾的是,在科普书籍门类中,达到经典高度的并不多。至少我所见的不多,至少这本《假如你跳进了一个黑洞》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