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认真想过:有了孩子以后,我该怎样教育他?小小的脑袋想了半天,冒出来这样一个想法:

我不要教育他;我要和他一起成长。

我要和他一起再上一次学,我教他学好语文、化学、生物,他可以教我数学和物理,看看谁的学生成绩更好。我要和他一起报一门兴趣班,他学他喜欢的书法国画芭蕾舞,我学我喜欢的写作游泳小提琴,看看谁的才艺可以占据客厅C位。我要和他一起早起,他上他的早读课,我跑我的五公里。我要和他一起追“星”,我给他讲天上的星座故事,他给我讲娱乐圈的明星八卦……

现在,这个Todo List上可以再加一项了:我要和他一起读一读这本《孟子曰》。

[《孟子曰》](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915363/)

打开本书之前,我心里颇为疑虑:像《孟子》这种大段说理的语录体古籍,要怎样讲解,才能让孩子“知之、好之、乐之”呢?

打开第一页,翻到目录,我就得到了第一个答案:以孟子的生平经历为线索,串起他的个人成长、思想发展和学说成熟的过程。

目录

这个做法真是太聪明了。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就必然要了解他的生平经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都脱胎于他的过去。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就必然要了解其思想的开端、发展和成熟:“哲学就是哲学史”,一个人的思想也就是他个人的思想史。我们要评价一个人,就必然要看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做了什么:“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知人论世”的意义也正在此: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去全面考察一个人。

本书以孟子生平经历串起他的个人成长、思想发展和学说成熟的过程,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例如,我们都知道性善论(第34章“人性本善”)是孟子学说的基础。这一观点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从第8章“学问就是‘求放心’”、第16章“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如果人性非善,找回失去的本心(即“放心”)又有何裨益呢?如果人性非善,普通人又怎么可能成为尧、舜这样的圣王呢?也许这不是孟子本人的思想发展脉络,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孟子“性本善”的思想。

又如,为什么孟子对齐宣王如此耐心、对齐国如此恋恋不舍(从第27章“重游齐国,壮心不已”到第31章“君臣离心,日渐疏远”),而对梁襄王则爱答不理呢(第26章“让人失望的梁襄王”)?从孟子此前的造访两国经历——也就是本书第9章“天堂,是稷下学宫的模样”至第12章“诸侯?不见!”,以及第23章“讲利益还是讲仁义?”、第24章“勿以五十步笑百步”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他对两个国家、两国前任君主给的印象,也就不难明白他对两国新君的不同态度了。

天堂,是稷下学宫的模样。

同时,别忘了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孩子们。给孩子们讲道理,就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必须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由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阅读的乐趣,由人物、情节引起内心的情感,由情感的波动促进深入的思考,这条“叙事抒情讲理”的路线,虽然有些绕远,但却平坦宽敞,更适合孩子们游玩和探索。本书用孟子的生平故事串讲《孟子》的思想学说,我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本书不仅着力于生动有趣地讲故事,还很用心地为故事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这就是“怎样让孩子们知之、好之、乐之”的第二个答案。看完目录,跳过序言,就可以看到创作者们笔下的人物群像了:

主要登场人物

绘制人物群像时,怎样在统一的画风下,增加不同人物的辨识度、凸显不同人物的特点,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问题。日漫中常常被吐槽的同脸换发型、换发色,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创作者采用的办法更加巧妙,也更加合理、美观:用衣服的配色来做人物的区分。

例如,主角孟子的服饰始终以青绿色调为主。地位尊贵的几位国君以黄色为主;孟子的弟子们则以蓝色为主。此外,孟母作为特殊人物,穿紫色服饰作为区别。老年孟子在“曰德、曰齿、曰爵”中三居其二,服饰上也多了一抹黄色,以示尊敬。滕文公能“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于孟子也算半个学生,因此服饰上也由蓝、黄搭配而成。万章算是孟子最得意、最喜爱的弟子,衣服也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不知道我的这个理解,是过度解读呢,还是创作者们的巧思呢?

也许,配色与人物的对应关系的确是我在过度解读。但我相信:这套配色方案一定出自创作者的巧思。不信的话,请摘下眼镜,或者眯起眼睛,再把书拿远一点看:你是否看到了《千里江山图》的流光余韵?在讲解《孟子》的书中瞥见《千里江山图》,老祖宗的智慧和审美在此不期而遇,为孩子们的头脑和心灵奉上了一道大餐。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为了让孩子们读到一本好书,创作者们真可谓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啊!不过,父母们可不能因此就觉得:把这本书丢给孩子们就万事大吉了。读书之功,不仅在于“读”,更在于“解读”。解读之“解”,既有“解释”书中内容的意思,也有“解答”读者疑惑的意思。本书在“解释”方面提供了不少资料——这是“怎样让让孩子们知之好之乐之”的第三个答案。但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为孩子们“解读”的责任可谓义不容辞

为了“解释”孟子的故事和思想,在每一章的结尾处,创作者们都贴心的附上了“文献依据”、“串讲”两个板块,有时还会有第三个板块“文化加油站”。“文献依据”和“串讲”会对本章内容进行更细致的讲解,“文化加油站”则会带读者扩展一些外延知识点。例如,在第2章“讲诚信,从一碗红烧肉开始”的“文化加油站”中,就从红烧肉外延到了“豚”字的释义、由来和诗词典故;在第3章“学习就像织布”的“文化加油站”中,则针对“织”字做了详细讲解。除了这三个板块之外,在章节之中,偶尔还会有一只“国学小兔”跳出来,针对当页出现的某些词汇、或者常见疑问做出解答。这几个板块有机结合、前后相承,为孩子们理解本章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解说板块

例如上面这一页:左页是对上一章内容进行讲解的“文献依据”和“串讲”;右页的右下角则是解释本页中“束脩”一词的“国学小兔”。

不过,创作者们花再多的心思,也无法满足孩子们丰沛的求知欲、覆盖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这一重任由父母们承担,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试想,当孩子提问“书上说‘御’是六艺之一,六艺的其它五个是什么?”时,当孩子提问“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都有什么事迹?为什么孟子这么崇拜他们?”时,如果家长能把答案娓娓道来,不仅能为孩子解惑,自己也能收获一道崇拜的目光,不觉得很有成就感吗?

不止如此。当孩子提问“为什么孟母觉得学做生意不好、一定要孟子读书呢?做生意、赚大钱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时,做父母的要怎样回答呢?当孩子提问“班里的xxx老是欺负别的同学,要是他掉到井里,我一点都不会担心、揪心,反而会觉得他活该。这是不是说明孟子的‘人性本善’是错的?”时,做父母的又要怎样回答呢?成年人的思维早已被或明或暗地打下某些烙印,孩子们的大脑中却没有这样那样的思维定势。在与孩子们的问答互动当中,我们往往可以穿透迷雾、直面本心,在灵魂追问中“教学相长”,获得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与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书吧。让孩子接受国学的智慧和审美教育的同时,也让自己再像孩子一样思考、和孩子一起成长。


夸了这么久,来说点不中听的吧。

本书的配图确实非常精美。美中不足的是在阅读体验上有点别扭。图片的顺序、图中人物的对话顺序、对话框中的文字顺序,常常让我晕头转向。例如下面这张图:

飘忽不定的视线和捉摸不透的顺序

翻到这一页时,我的视线迅速被对话框吸引,并沿着最中间的四个框由上而下阅读文字——咦,前言不搭后语啊?定睛一看,哦,阅读顺序不对。我的视线应该从最上方下移到中间,然后飘到右上方,再跳到下图的中间,最后“左右横跳”的读完左下角和右下角……这也太飘忽了吧?

视线顺序和阅读顺序不一致的问题,几乎在每个对话框较多的页面上都有出现。在个别页面上,我甚至无法确定正确的阅读顺序,例如这一页:

正确的语序是什么?

到底是齐国商贩先认顾客是老乡:“老乡,我的饼不错吧”,然后顾客纠正他“我是楚国人呢”;还是顾客先亮明身份“我是楚国人呢”,楚国商贩再认老乡、套近乎呢?我很迷惑。

除了阅读顺序之外,部分配图的构图也让我不太满意。例如下面这张图中,为什么一大半画面都被空白帷幕占据,对话中的一位主角甚至只能在角落中探出半个身子来?创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意图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么大的帷幕,起什么作用呢?

除此之外,在如何解读孟子思想方面,我和创作者们也有颇多不同意见。不过,在这里就不喧宾夺主,还是请各位自己读书吧。在阅读过程中,和创作者们“神交”,借机再次梳理一遍《孟子》和自己对孟子的理解。这不也是一种收获么?


瑕不掩瑜,这是一本适合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从中获得成长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