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

  • 玻尔出生

1887年

  • 薛定谔出生于维也纳

1901年

  • 海森堡出生(小镇,书香门第)

1910年

  • 海森堡举家搬到慕尼黑

1913年

  • 28岁的玻尔提出原子结构论

1919年

  • 海森堡18岁,参与镇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行动

  • 同年,海森堡进入慕尼黑大学,跟随索末非学习物理

1920年

  • 柏林,玻尔与爱因斯坦初次见面

1921年

  • 玻尔的研究所在哥本哈根成立。

  • 同年,薛定谔受聘于苏黎世大学

1922年

  • 37岁的玻尔得到诺贝尔奖。

  • 同年,玻尔去哥廷根大学演讲,结识了海森堡。
    本科三年级的海森堡从慕尼黑赶去哥廷根听演讲,玻尔在第三场(共七场)演讲中,海森堡当场提出反驳,会后,两人交流了长达3小时,玻尔与海森堡及海森堡的老师索末非商定,叫海森堡于1924年去哥本哈根研究。

  • 另,玻尔此行也结识了泡利,叫泡利与海森堡届时同行。

1923年

  • 德布罗意提出相波

1924年

  • 海森堡在哥廷根大学晋升为大学讲师。
    当时其导师为波恩,得到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国际教育基金会奖金(该基金会后来赞助了很多名量子物理学家)。

  • 随后海森堡来到哥本哈根,与玻尔的交往主要就发生在24~25年。

  • 同年,薛定谔刚开始研究量子物理

1925年

  • 海森堡回到德国,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夏季,因病去北海某岛屿疗养,期间想出矩阵,养病完毕回到哥廷根大学后,与波恩、约尔丹共同推出关于矩阵的“三人论文”。

附:三人论文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由约尔丹完成的,但后来风头完全被海森堡盖住、贡献被严重低估;战时倾向于希特勒,是一大污点。同年末,海森堡去英国剑桥讲学,与狄拉克交流了矩阵,尔后,狄拉克在矩阵上做出重大突破。

  • 同年的荷兰莱登,萨缪尔·阿伯拉罕·古德施密特等人在矩阵基础上补充了电子自旋。

  • 同年的苏黎世,薛定谔与爱因斯坦通信谈论了德布罗意的相波,圣诞节时,薛定谔算出了波动方程式。

1926年

  • 7月,薛定谔到慕尼黑大学讲学,与海森堡交锋

  • 9月,玻尔的一个助手离开,为填补这一空缺并做更好的研究,玻尔同时请海森堡和薛定谔来哥本哈根,双方争论的激烈程度达到“薛定谔病倒后躺在床上与站在床前的玻尔仍继续争论”之程度。

  • 同年末,薛定谔离开哥本哈根后,提出psai,波恩将其解释为“概率”,引起轩然大波。

1927年

  • 年初,在哥本哈根的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误差的大小是微粒自身大小的一百万倍,更进一步,推出了能量和时间一个确定一个就不确定);先和玻尔大吵一场,后终于达成共识,玻尔提出“取决于如何观察论”,即“互补论”。

  • 同年,海森堡去莱比锡大学任教。

  • 同年,意大利的科莫市举行了大会,多数量子物理学家到场,玻尔演讲了“取决于如何观察”的互补理论。

  • 同年,在维也纳举行了索尔维会议,玻尔和爱因斯坦正面对决!留下了那张人类史上最聪明的人之合影。

附:玻尔最后一件比较“大”的事,就是此次和爱因斯坦的论战。从1927年至1943年逃离丹麦的这16年间,只有1937年5~6月间来过中国,其余都没做什么大事。

1932年

  • 海森堡获诺贝尔物理奖

1933年

  • 爱因斯坦在美国讲学时,纳粹开始迫害犹太科学家。然后爱因斯坦没有回德国,暂居比利时,但发现有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至英国,然后去美国。

  • 同年,薛定谔从德国途径比利时逃亡英国,到英国后收到通知,与狄拉克共获诺贝尔奖。

1935年

  • 爱因斯坦和另两位科学家推出“EPR佯谬”。

1937年

  • 玻尔来过中国。

1938年

  • 德国化学家奥托·哈恩与弗里兹·斯托斯曼发现核裂变现象。

  • 0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

  • 10月01日,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

  • 德国闪电战波兰;在捷克斯洛伐克占领世界最大的铀矿,立即开始研究原子弹。

  • 同年,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

  • 海森堡收到某人通知,叫他试图保护荷兰科学家古德施密特在德国的父母,因为他们是犹太人,海森堡给当局写信,但不知所终。

  • 海森堡受命研究原子弹;同时受到盟军暗杀的威胁。

1940年

  • 04月09日 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

  • 05月10日 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1941年

  • 美国政府接管铀研究工作。

  • 同年末,海森堡来到哥本哈根,玻尔与之见面,留下了科学史上最神秘的一次谈话。

1942年

  • 曼哈顿计划开始。

  • 同年,德国放弃原子弹计划,转为反应堆能源计划。
    因为海森堡在给军备部长阿伯特·斯皮尔的报告中说,虽然在理论上仍然领先,但由于缺乏原料、人力、物力,所以要暂缓,并仅仅申请35万元预算,纳粹高层同意了。

1943年

  • 玻尔先坐船逃往瑞典,然后坐飞机逃往伦敦,再从伦敦最终到达美国。

1944年

  • 玻尔加入曼哈顿计划。

  • 同年,希姆莱重新注意到原子弹计划,下令大力重启,但德国已无力回天。

1945年

  • 美国派出阿尔索斯部队抓捕德国科学家,部队的领导人就是萨缪尔·阿伯拉罕·古德施密特。
    早在约39年时,海森堡试图保护其父母的努力没有奏效,现今古德施密特才收到其父母已死在奥斯维辛的噩耗。 阿尔索斯部队先抓捕了大部分科学家,但海森堡已提前逃往厄菲尔德,阿尔索斯部队赶去,在海森堡住处抓住了海森堡全家。包括海森堡在内的10名德国顶尖科学家,被送到英国关押,并在关押处装满了窃听器,海森堡与9名科学家的谈话都被记录。有人主张处决海森堡等人。

  • 日本被美国原子弹轰炸的消息传来,在德国科学家中引起轩然大波,随后,海森堡做出“不愿”研究原子弹的声明。

1946年

  • 被关押一年后,海森堡等人被释放。

海森堡起草了一份更详细的声明,大致说,当时主要是缺乏铀235和重水,理论上是ok的,只是缺乏自然资源,并有意使纳粹高层相信其不可逾越的难度,使其放弃了原子弹计划。

  • 同年,古德施密特对海森堡的“不愿论”撰文批驳。

1947年

  • 古德施密特出书《阿尔索斯》,一方面讲曼哈顿计划,一方面更详细地驳斥海森堡,称海森堡既没有实力造出原子弹,又对纳粹效忠。

  • 同年,海森堡遇见玻尔,欲为自己辩解,结果不欢而散。

1949年

  • 美国人维克多·维斯克波夫邀请海森堡访问美国,但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一半拒绝见海森堡。

1950年

  • 玻尔致联合国公开信,倡导开放世界和合理的和平政策,呼吁终止军备竞赛。

1951年

  • 维克多·维斯克波夫在一家饭馆偶见海森堡,海森堡已憔悴不堪。

1955年

  • 爱因斯坦去世。

1956年

  • 作家罗伯特·容克出版《比一千个太阳更光明》,为海森堡辩护,但此书遭到恶评。

1957年

  • 西德政府提出要用核武器武装西德,海森堡联合17名科学家发表了《反对使用核武器武装西德的声明》,最终击败了政府的提案。

1961年

  • 薛定谔去世,享年74岁。

1962年

  • 玻尔去世,享年77岁。

  • 同年,基于海森堡与玻尔的话剧《物理学家莫比乌斯》上演,编剧为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编剧附言道:凡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只能由所有人来解决,个别人想自己解决的任何尝试都必然失败,如果个别人尝试解决涉及所有人的问题,就必须学会了解人性的参差不齐,并准备承受这参差不齐带来的种种后果。

1976年

  • 海森堡去世,享年75岁。

1977年

  • 海森堡的夫人伊丽莎白与美国人维克多·维斯克波夫出书,力挺海森堡,但遭到玻尔夫人玛格丽特的尖锐批评。

1992年

  • 海森堡等10名科学家被关押在英国时遭窃听之录音曝光。

1993年

  • 作家托马斯·鲍尔斯根据窃听录音,出书力挺海森堡的“不愿”论,并指出海森堡嘴上不承认自己的“捣乱”,因为这样就有“叛国”之嫌;此书问世后也遭到恶评。

1998年

  • 英国编剧迈克·弗雷恩的话剧《哥本哈根》上演。
    剧中暗示,海森堡于1939年有一个逃离德国的机会,但他放弃了,理由是,只有留在德国,才能保住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并试图在战争结束后重建科学体系。剧中列举了1941年海森堡和玻尔究竟谈了什么的若干可能性,例如海森堡试图从玻尔口中打探曼哈顿计划、海森堡试图向玻尔借回旋加速器提炼纯铀、劝玻尔与德国驻哥本哈根大使馆合作甚至直接跟自己合作、向玻尔从个人恩情角度忏悔认罪,等等等等,而其中最戏剧性的一个假设是,海森堡试图和玻尔达成共识,双方各自破坏纳粹和盟军的原子弹计划,这样谁都造不出原子弹!

附:编剧写道,正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事实,而看不到动机,动机是不可测量、不可考的,确定人的动机何其之难!用德国剧作家弗里德里希·黑贝尔的话说——在一部好的戏中,每一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视野里做选择,对他本人来说,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甚至是唯一的,一部好戏应该理解每个人物的出发点,即使这个出发点恰恰是他的局限。

2002年

  • 玻尔的后人解密一些资料。
    例如,玻尔在1956年读了罗伯特·容克的《比一千个太阳更光明》之后,试图寄给海森堡但最终(截至1961年)都没寄出的信,信中强烈表示,玻尔对那次会谈的每一个字都记得很清楚,而海森堡对容克说的,则全是“记忆的误导”,至少,海森堡没有对玻尔表示他在故意使纳粹失败,相反,玻尔说当时海森堡的口气是对原子弹的成功信心满满的。

2002年末

  • 哥廷根大学解密了一封海森堡和玻尔谈话后,海森堡写给家人的信。

信中写道,当时两人谈了三次,最后一次是在海森堡研究莫扎特音乐的友好氛围中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