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四大悲剧之中,我最喜欢这一部。

但国内似乎很少排演这出戏——至少比反复重排、重演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要少得多,我还没找到过那个剧场排演这出悲剧。所以这次在中间剧场看到演出信息,就屁颠儿屁颠儿的买票了。 NT Live的海报

买完票才发现这不是话剧现场,而是放映由英国国家剧院排演并现场录制的……姑且可以称为影片……不过,虽然看“电影”和看话剧的体验多少还是有些不同,但是毕竟是英国国家剧院排演的现场版,而且我实在是很喜欢也很想看这出戏,所以还是屁颠屁颠的去看了。

看“电影”也有好处:在“正片”之前有一段对导演的访谈。在访谈中,导演谈了他的思路,并着重谈了他的思路在服装和布景方面的体现。

在服装上,虽然本剧的背景是11世纪的苏格兰,但是导演并没有忠于原著,而是让演员套上了仿佛伊拉克、阿富汗等战乱地区的民兵、甚至难民一样的服装。这是导演的思路之一:让本剧的时代背景变得模糊,引到观众脱离时代背景去理解本剧。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设定……想法很好,但效果不佳。看着这些穿着现代服饰的演员们拿着砍刀打来打去、相互称为“爵爷”、“陛下”,我感觉相当的出戏。说到底,要让观众以自己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出戏剧,不是简单的换身服装就可以做到的。据说《卫报》也因此而评论这版话剧是“给莎士比亚捅了一刀”,哈哈,举手同意。

在布景上,作为话剧,这布景相当出色。浓黑、厚重的帷幕垂在舞台背后,无论哪个方向的打来的灯光都只能照亮一点点。这使得整个舞台都变得非常压抑、凝重,甚至有些诡异和恐怖。

中间部分有两个布景:一个小屋子和一个大斜坡。
小屋子是主人公的卧室,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室内戏的背景。但这卧室非常逼仄、杂乱,加上幕布的衬托,我住里面的话一定会自闭的。
而那大斜坡,从帷幕中伸出来,一头扎到地板上,背上竖着难以言状的桅杆,随着灯光和角度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大大小小的角色们费力地爬上去,或者一骨碌滚下来,仿佛在暗示着什么,又好像他们本该如此。

这些忽明忽暗的布景很好地衬托出了命运的诡谲多变,也为本剧平添了三分阴森恐怖。 小屋与服装

说到阴森恐怖,这场话剧可谓独擅胜场。包括前面提到的布景在内,几乎全剧都被这样的氛围给浸透了。

话剧以一段逼真的追杀、斩首、悬挂头颅开头,也以几乎一模一样的追杀、斩首、悬挂头颅结束。三个女巫的身上晃荡着还未剪断脐带的胎儿。暗杀邓肯当晚男女主人公手上的鲜血红得刺眼。班柯子孙们鬼魂的脸扭到了背后,他们蓬头垢面、两眼空洞、嘴上还挂着凄凉的笑。在这些场景中,地狱里的硫磺火也会凝固成冰,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也会如软泥一般瘫倒在地——而这也正是这部悲剧所要表现的。

想一想男主角是如何从英雄变成暴君的、想一想女主角是如何从会在他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他的脑袋砸碎变成这儿还是有一股血腥气,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叫这小手变得香一点。啊!啊!啊!的。舞台布景既呈现了角色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压力、扭曲和恐惧。在表达剧情和角色的阴森恐怖这一点上,这次的话剧做得非常成功。

话剧开场。

注意看倒在斜坡上的那个人:他的头颅已经被挂在了中间那根杆子上。

莎翁的四大悲剧的剧情,不说人尽皆知,也称得上耳熟能详吧!剧情、台词大体上都是忠于原著的,改编得不算大。但是,有一处改编很引人注目,也很令人费解。

在原著中,垂死挣扎的暴君是一边绝望地大喊着来,麦克德夫,谁先喊‘住手,够了’的,让他永远在地狱里沉沦,一边与麦克德夫“且战且下”后被杀死的。

但在话剧中,当与麦克德夫厮杀时,他本已打落麦克德夫的刀,并有机会杀死麦克德夫,但是他却被蜷缩在大斜坡桅杆顶上的女巫们喝止了。结果,他被麦克德夫杀死了。而且,“住手,够了”的原文是Hold, enough,而三个女巫发出的喝阻也正是Hold, enough

主人公努力地想要把握住命运。他甚至差一点就战胜了它。但是最后他仍然败下阵来。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给他画上句号?我实在没弄明白,也不太喜欢这样的设计。

除了这一处剧情改动之外,这次还删减、合并了几个配角。另外,有几个角色故意颠倒了性别——如洛斯、弗里恩斯、麦克德夫的儿子等本应是男性的角色,但在这出话剧中都由女性出演。这大概是“政治正确”的一个影响,而且不是唯一的影响:本剧中的马尔康是一位中东演员,麦克德夫的夫人和三女巫之一则是黑人演员。NT排演的其它话剧也有这样的处理。

不过无伤大雅。除了“政治正确”之外,这样安排也是一种把观众从特定角色身边带走、让观众更加专注的关注戏剧内涵的做法。只不过,和服装、布景等方面的设计一样,我感觉这个做法效果不佳。

好了,终于说到演员了。

男女两位主角

男主演是Rory Michael Kinnear,粉丝们喜欢叫他罗胖……其实原本不胖也不秃的,大概人过中年身不由己了吧(担忧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肚腩)。

因为是看“电影”,所以能看到很多他的面部、眼睛的特写。他的眼睛真的会说话。尤其是在暗杀邓肯的那夜,在看到那把看不见的匕首时,他的眼睛给我一种感觉:如果再走近一点,我能从他眼睛里看到那把匕首的倒影。

他的台词功力也非常了得。“万福,考特爵士”的语言被证实后,他的旁白就像是在观众耳边的说着悄悄话,又像是在对自己轻声细语地自言自语,但是每个字都清晰可辨。看见班柯的鬼魂时,他的话语就像清早的闹钟一样,把人们从酒宴上虚假的欢愉中惊醒——但还不是炸弹,那样的话就太过分了。

另外,Rory在表演时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小特点。一个是他在与别人对台词时,喜欢用一只手的食指向另一个方向不停的指指点点。大概其就是这样:

与妻子对话时,他的右手指向了另一个方向

另一个特点用图片很难表现出来:他走路时有种一扭一扭的感觉。就在上面那张图里,他和妻子说完话之后,转身走到了那个布景的后面。那短短的几步里,这种“一扭一扭”的感觉非常强烈。这两个大概是他的个人特色吧,虽然看着有点别扭,但是还挺有意思的。

女主演是Anne-Marie Duff。嗯……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邓肯来她的城堡中作客、并在大厅中喝酒狂欢时,她正在门外劝说她的丈夫下定决心。当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时,这位夫人,前一秒她还宣称自己可以毫不犹豫的砸碎怀中婴儿的脑袋,后一秒她就加入了舞池、欢快的蹦蹦跳跳起来。

Anne真的把让人家瞧您像一朵纯洁的花朵,可是在花瓣底下却有一条毒蛇潜伏的感觉演出来了。

Anne-Marie Duff

然而,前半段她有多么刚强,后半段她就有多么软弱。在梦游这段戏里,跪在地板上搓洗双手上看不见的血迹时,她脸上的表情——嗯,可以清楚地看到表情——就像是一个小女孩,一个犯了错误担心被发现的小女孩,又怕又急,又无助又绝望。但是……可能是为了表演出“梦游”的感觉来吧,她在这段戏里的表演有点空洞,台词有点虚,总体的感觉……确实是像一个小女孩儿打翻了盘子,但不像是一个暗杀君王、窃取王位的同谋。

梦游中的王后,跪在地上搓洗双手的“血迹”tt

其他几位演员呢……实话说,除了长相之外我没记住多少……大概是罗胖和安姨实在是太出色了吧……

最后夹带点私货。

莎翁四大悲剧中,我最喜欢这一部。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悲剧的发生?是命运的愚弄吗?三女巫的预言一个字都没错,把剧情导向最后悲剧的是剧中人的选择。是权力的诱惑吗?有一个版本的解读提出:班柯也知道了女巫们的预言,他极有可能向邓肯告密,而邓肯极有可能因此而猜忌预言中的主角。此时,动机就不是“权力的诱惑”了。

我认为,这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人们心中“想要做”和“应该做”之间的矛盾。想要做国王或者想要自保,但是应当尽忠于君主、应当保护共享面包和盐的宾客;想要让自己的子孙继承王位,但是应该收买人心、笼络自己昔日的战友……

想做是自己的情感,应做是自己的理智。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纠葛,每个人都有。上学时想要逃课去玩和应该认真听课的矛盾,上班时想要辞职走人和应该赚钱养家的矛盾,婚姻中想要大发雷霆和应该哄着对方的矛盾……面对这些选择,你是默然忍受、还是奋起反抗?是像个固执老头一样任性?还是只信任理智而抛开感情?当做出了一个选择时,你能承担它的一切后果吗?……

大概这就是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的一个原因:它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无论是在十一世纪的苏格兰,还是在惨烈内战后的废土世界,或者是现代人的感情、二十一世纪的职场,我们都能找到这部悲剧的投影,并与之产生共鸣。

我突然想到,确实可以把这部悲剧改编成职场故事。你在大老板面前出了个风头,得到了他的赏识和许诺,因而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然而你的直属上司却告诉你,没有他你就没有今天,所以你休想踩到他头上去。于是,你用了一些心机,也用了一些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手段,把你的直属上司扳倒——也许还把他搞得家破人亡——并取而代之了。但是,由于“得位不正”,你总觉得同事们的眼神中都是瞧不起你,窃窃私语都是在告发你。因此,你不得不用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哪怕与好友反目、逼下属辞职,鸡飞狗跳之中甚至间接的闹出了人命。最后,你自己丧失了理智,由大老板一句话而得到的金钱、地位、女人等等,也在他的一句话之间烟消云散。

嗯,大体上的框架跟这部苏格兰剧差不多吧?那么,在想要做和应该做之间,你会作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