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维基百科记载:

《汤姆叔叔的小屋》最初发表在废奴主义者杂志《国家时代》(National Era)中。从1851年6月5日起,总共连载40周。1852年3月20日,这部小说开始以书本的形式出版。

汤姆叔叔的小屋

在1851年以前,美国的奴隶制是什么样的呢?美国政府、人民对奴隶制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1850妥协案

据维基百科:

1850年妥协案是美国国会于1850年9月通过的有关奴隶制问题的5个法案的通称。该妥协案的通过使得联邦政府以和平的方式暂时得以保全。19世纪40年代,美国在美墨战争中获得西部广袤的土地,包括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等地。南北之间就这些领土是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南部各州力图扩大奴隶制的地域,并以脱离联邦相威胁。国家再一次面临分裂的局势。辉格党领袖亨利·克莱等人为了缓解冲突,自1850年初先后向国会提出一系列妥协性议案。经过激烈争论与折衷后,国会在9月9至20日间通过如下5个法案:

  1. 准许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
  2. 政府不得干涉新墨西哥领地和犹他组织领地的奴隶制问题
  3. 制定一项新的缉捕逃亡奴隶的严峻法律
  4. 在哥伦比亚地区废除奴隶贸易
  5. 从得克萨斯划出32.4万平方千米土地并入新墨西哥,由联邦政府付给补偿费1000万美元。

1850妥协案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美国自由州与奴隶州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在美国领土向西扩张的过程中,新加入、成立的州是否支持奴隶制,在联邦政府中引发了激烈的斗争。

比较糟糕的是,自由州、或者说联邦政府在这些斗争中往往会采取妥协方案。从以“梅松一狄克逊线”为自由/奴隶州的分界线,到新的“密苏里妥协案”及其提出的新的分界线,到争夺、拆分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等,北方都在一退再退。到了1850年,终于推出了新的妥协案,即前述五个法案。

除了第四条之外,其它的四条,也许其影响范围、时间还比较有限。然而第四条,对美国历史、美国蓄奴和废奴的历史,还有《汤姆叔叔的小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了第四条法案,任何一个黑人都可能在只有一个白人的誓言而没有任何人证物证的情况下被当做奴隶带走。 这导致了北方自由州中有很多自由黑人也被当做奴隶带回了南方。这本身就已经使得自由州民众物议汹汹了。法案还禁止自由州的私人或官方阻挠蓄奴州的人来抓逃奴。这更激发了自由州人们对奴隶制的抵触以及憎恨。

第四条法案更是直接诱发了当时一起轰动一时的案件和判决。某个奴隶主从北方自由州抓了一个黑人“逃奴”,然而他在返回蓄奴州之前就被当地法院截获了。当地法院举出了非常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所谓“逃奴”是个自由人,并宣判该奴隶主不能把他带回去。然而这位奴隶主不服,一路告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当时的大法官是位废奴主义者,但是他选择了维护宪法,最终判决该奴隶主有权把那名黑人当做奴隶带走。

这也是为什么《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中,汤姆.洛克和玛克斯在俄亥俄州追捕乔治等人时能得到当地警察协助的原因:法律、权力都在他们这边。

这件事情震惊全美国,也是促使斯托夫人撰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个重要原因。

1850妥协案还有很多其它影响,如促使辉格党最终瓦解、激励了南方奴隶主们的自大和分裂心理,最终诱发南北战争,等等。按下不表。

南方经济

南方蓄奴州的经济实力一度远超北方。这与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产量提升意味着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随着这场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爆了轰轰烈烈的、被称为“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

需求旺盛则必然导致原材料需求上升。在美国,1793年美国人E.惠特尼发明轧棉机,把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100倍,大大促进了植棉业的发展,同时极大降低了种植棉花的成本。

此消彼长之下,种植棉花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飘》中就有若干记录:

“郝嘉乐在塔拉轧棉厂附近的小棚屋里已经存储了三年的棉花,可这对他没有半点好处。在利物浦,这可以带来十五万五千美元的收入”

“萨姆特堡一沦陷,但封锁线还没有设立以前,我(转载注:白瑞德)用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价格买了几千桶棉花,把它们运到英国。他们现在还放在利物浦的仓库里。我一直没有卖掉。我要一直留着,等到英国棉纺厂不得不要买棉花的时候,那我开什么价,他们也就只好给我什么价了。如果我能卖一块美元一磅,我也一点也不会吃惊的。”

虽然《飘》中记述的是南北战争中的情况(白瑞德做得干脆就是投机生意),但也可以部分反应出种植园与英国之间的棉花贸易情况。

大约也就是因为这种经济实力上的优越感,南方一直有分裂、独立的倾向;而北方面对这个"阔亲戚"的脾气,也只有一再忍让、妥协。直到的机械工业蓬勃发展之后,北方才迎头赶上。再加上南北战争对南方带来的沉重打击,这位"阔亲戚"才终于收起了自己的臭脾气。

肯塔基周边地理

故事起源于肯塔基。几位主人公分别从这里出发,向南北两个方向而去。

乔治与伊莱萨奔向了北方与自由。从地理上看,肯塔基州与俄亥俄州隔俄亥俄河相望,向北跨过这条“美丽的大河(俄亥俄在印第安语中就是“美丽的大河”之意,书中也有相关的双关语)”,就能从肯塔基州进入俄亥俄州:伊莱萨就是从这条河的浮冰上跳过去的。而俄亥俄州是一个自由州。

但是,由于上文所述第四法案的缘故,俄亥俄州并不真正自由。所以乔治们还要继续向北,跨过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进入加拿大。出于吸引劳动力的目的,加拿大很早就废除了奴隶制,任何踏入加拿大领土的人都是自由的。再加上加拿大不受美国法律管辖,因而绝大多数逃奴都会像乔治、伊莱萨那样选择加拿大作为目的地。

汤姆叔叔的命运却随着俄亥俄河向南流去,最终汇入密西西比河,流向被称为“深南州”的田纳西、阿肯色、密西西比等州。这些州由于气候等原因,更适合经营大种植园,因而也会更加残忍地压榨黑奴。再加上种植棉花带来的巨大利润,像那种“死了就再买”的观点和做法在这些州不会少见的。所以汤姆叔叔一家,或者说肯塔基州的黑奴们都对“被卖到下游去”怕的要死。

但是,奴隶们的逃亡路线不一定都是向北边去的。肯塔基州离北方更近,因此借助"地下铁路"向北逃亡加拿大是比较好的选择;对"深南州"的奴隶们来说,要逃往北方为免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因此,他们常常会选择向更南方逃去——逃向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岛国。那些岛国如加拿大一样,废除了奴隶制又不受美国法律管辖,是真正的自由国度。

顺带一提,《飘》的故事发生在佐治亚州。这个州并不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中,但它也是一个"深南州"。

当时的美国地图 附上一张当时的美国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地下铁路”

在乔治逃亡的过程中,追捕者和逃亡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逃奴们可以通过"地下铁路"逃到北方去。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从哪儿通往哪儿?如果真有这样一条铁路,为什么乔治和伊莱萨还不得不步行向北?

首先,废奴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条地下或地面的铁路;甚至都没有一条明确的线路可供奴隶们逃亡。其实想想也明白:如果真的有这样的铁路、哪怕只是一条固定路线,奴隶主和追捕者们只要到这条线路上守株待兔就可以了;而奴隶们也因此一定不会走这条线路逃亡。

大多数情况下,所谓"地下铁路"只是一系列隐蔽的(这是"地下"的含义)、协助奴隶逃亡的路线或中转站。《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所提到的"教友村"就是这样一个中转站。所以,乔治等人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可以使用。也因此,很多时候这个名词都会被翻译为"地下通道"。

这条"铁路"或说"通道",大体上分两个方向。一是向北越过五大湖,进入加拿大。二是向南进入加勒比海。

北上的逃亡通道在18世纪80年代就存在,始于贵格教派帮助奴隶逃亡。逃亡道路在19世纪30年代后才被称作“铁路”(美国此前没有铁路),并使用铁路上的术语做暗号。例如,股东:提供衣食和路费的;站长:提供安全住宿的人;中介:联系要逃跑的奴隶,设计逃亡路线的;售票员:引导逃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人;自由列车或福音列车指地下铁路;逃奴被叫做“乘客”或“货物”;各地承担转运任务的家庭或教会就是“车站”。各地车站都有自己的代号,如美国底特律的代号是“午夜”,作为美国和加拿大界河的底特律河被称作“约旦河”,因为过了午夜就是黎明;根据圣经,过了约旦河就是希望之地。天堂或希望之地就是终点站:加拿大。南下的通道没有找到太多的资料。

遗憾的是,虽然帮助了数以十万计的奴隶们获取自由,但是在自由州一步步妥协、蓄奴州一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但是"地下铁路"最终还是衰落了。毕竟,要解放奴隶,真正的、本质的、也是本质的方法不是偷渡、逃亡,而是废除奴隶制度。

地下铁路示意图

美国“地下铁路”逃亡路线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