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返回地球没多久,我就收到了这本介绍探月工程的《奔月》。在这双重喜悦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中国探月工程以“嫦娥”为名,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本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开始,并请神话主角嫦娥仙子作为讲述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嫦娥仙子既是穿越时空而来,眼界和格局也不一般。在讲完上古神话之后,又从“世界探月简述”、"月球的迷与魅”着手,为中国探月工程渲染了宏大的背景。接着,嫦娥仙子娓娓道来,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由中国航天、中国探月逐步细化到嫦娥工程的全景图。

中国探月这个神奇的“嫦娥工程”共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发射绕月卫星,到发射无人探测装置,再到实现月面软着陆探测,最后一项是运输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点,并且采集样本返回地球,这整个计划预计历时20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

当镜头拉近到嫦娥工程之后,嫦娥仙子话锋一转,在展开讲解五位“嫦娥分身”之前,首先介绍了嫦娥工程的“三驾马车”:“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科学最终要立足于人,科普书籍也离不开人文关怀。行文顺序虽是小事,作者的人文关怀却可见一斑。

这里的每个人,都像是神话中的英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胜过了西王母的仙丹。因为仙丹只为一个人的长生不老与位列仙班,而这些探月的科学英雄却用不可战胜的智慧与勇气,创造了人类探月事业的航天神话,为整个人类的航天事业,缔造着不朽的伟绩与光荣的福祉!

人文主义不止于此。嫦娥仙子作为远古先民、天上仙子,随着对“嫦娥工程”的了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也就越来越强烈地热爱这个名叫“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强烈地认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这份民族自豪和文化认同,是科学与工程成就之外,“嫦娥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又一宝贵财富。

随着我对中国探月和航空了解得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生出对这个国家的巨大敬仰。随着我对自己当代中国人身份的认定越来越真切,心里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尽管我其实来自遥远的上古,来自天上的广寒宫,但我内心这种感受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科技到人文,作者用如椽大笔擘画了嫦娥飞天、九天揽月的磅礴画卷,也用细腻的笔触把握住了人的情感波动。科普与散文,竟能如此浑然一体,实在令人拍案称奇。


科普和散文的结合,绝非易事。本书做到如此水平,已是殊为不易。遗憾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令人不吐不快。

首当其冲的是书中图文多有歧义,令人疑窦丛生。最大的一个疑问出现在这张图中: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月球已形成、演化了将近45亿年。然而,在这张图之前的一段文字中,我们却能读到不一样的信息:

不过现在,关于月球年龄,这样漫无边际的猜想已经不必要了,因为“端娥五号”的归来,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月球科学研究纪元!我们的国家航天局已经公布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的科研成果:科学家通过夜以继日的研究,揭示了20亿年前月球仍存在岩浆活动,并精确测定了月球的年龄是20.3亿年!也就是说,从此,月亮这个神秘的星球,有了自己准确的年龄!

如果月球年龄只有20.3亿年,它就不可能形成于45亿年前;如果月球已形成、演化了45亿年,它的年龄就不可能只有20.3亿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本书后续某个章节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可能的回答:

那么,如果月球上曾经有过如此密集的火山喷发活动,它们又是在何时停止的?“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同样给出了刷新过去认知的答案。在此之前,美国和苏联的月壤样本及地球上的月球陨石研究都表明,月球的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28亿-30亿年前。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多家研究机构团队联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展开研究。他们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轴-铅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铂矿物进行分析,确定其形成年龄约为20.3亿年,这意味着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将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停止时间向后推了8亿一9亿年。

仔细分析这一段文字,我认为,文中所说“其形成年龄约为20.3亿年”,指的是“‘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玄武岩岩屑”,而非整个月球。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前面章节中的图、文都错了。文字的问题显而易见。图的问题在于,既然“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那么“微弱的后期改造”就不应从30多亿年前开始。如果我的理解有误,敬请各位指正。

在这些令人疑惑的配图中,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张:

无论从图片前后文字、本书内容,还是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的实际发射时间来说,我们都可以肯定:“无人月球探测”的规划时间应当是2004~2020年,这张图片上所写“2007~2017”,显然是有问题的。

我们走进中国探月工程的内部,看一下它的详细规划吧。

绕:2004-2007年(一期)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

落:2013年前后(二期)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

回:2020年前(三期)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然而,我在网上搜到了一条“旧闻”报道:「晶彩活动」丨 活动现场:欧阳自远院士学术报告——地外物质研究与中国探月工程进展 。其中的一张配图,疑似是这张图片的PPT原稿:

从报道内容,以及网上查到的照片来看,上图中右下角的老者正是欧阳自远院士本人。如此看来,“无人月球探测(2007~2017)”这个时间范围,应当是欧阳院士本人提出来的。可这个时间区间的确和本书其它内容以及探月工程的实际进展相悖。这正是让我倍感奇怪之处。

还有这张图:

从说明文字看,这张图想要呈现“嫦娥工程”的三个阶段。然而,嫦娥工程的三个阶段是“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而不是上图所示的“绕”、“落”、“回”。这三个步骤,仅仅是“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的三步走。

相比之下,下图的错误更加明显,即使不了解嫦娥工程,也能从图文中找到矛盾之处。

说明文字称:“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三个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着陆,其中,‘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着陆,‘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可是图片上标注的却是“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和“嫦娥五号”的着陆点。加上月背的“嫦娥四号”,我国应该有四个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才对,为什么说明文字只提及三个呢?

实际上,嫦娥一号并非正常“着陆”,而是“受控撞月”,坠毁在月球的丰富海上。如果把受控撞月也算作着陆,那么说明文字就不正确。如果不算,那么图片标注就有问题。


除了这类图文矛盾之外,本书有些遣词造句也令我颇为不满。

例如:

很快“嫦娥二号”卫星也诞生了,也就是我的第二个分身哦。她是中国的第二颗探月卫星,是大姐“嫦娥一号”卫星的人造太阳系小行星,同时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

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人造太阳系小行星”?嫦娥二号最终的确离开了月球,成为了一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可为什么说这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是“嫦娥一号的”呢?

又如:

关于月球的发声,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当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时,都很神奇,那声音听起来就像一种超大铃铛被撞后发出来的。

不觉得这段话有点语无伦次吗?难道作者是想模仿小女孩在惊讶、兴奋时前言不搭后语的说话方式吗?

还有“克服三个关键技术”:

还有“嫦娥四号中继星”——

还有不明所以的因果关系:

曾经几百年前万户朴素而悲壮的航天理想,以及上古时我对月亮的无限向往,在今天,在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在无数探月人的呕心沥血之下,终于实现了。

此刻,我已经毫不怀疑,中国人就是这世界上最早萌发飞天探月梦想的伟大民族。

配图和文字产生的疑虑还有其它,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在科普书籍中出现这样不严谨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更要命的是,问题不止出现在文字运用上,还出现在——这部分跟我个人感受、跟人好恶有关,欢迎讨论——还出现在全书的构思、立意上。

首先,请来嫦娥仙子做讲述人,我认为弊大于利。

嫦娥和嫦娥工程,除了那段神话故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在讲完神话故事、开始讲解嫦娥工程之后,讲解人是嫦娥还是长喙天蛾,几乎没有任何差别。甚至于,长喙天蛾还不用为了契合书题而在章节开头结尾反复强调“我这个穿越而来的古代仙子”……如果不反复强调,我早就忘记讲解人是谁了。像本书这样为了强调而强调,多少有些尴尬。

至于嫦娥仙子的另一层用意,也就是将本书情感上升到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上这一层作用,我同样不觉得非嫦娥仙子不可。任何一个普通人,任何一个有基本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的普通中国人,都可以是、应该是、一定是这种情感升华的引领者和亲历者。难道不是吗?从九八抗洪,到世界杯出线;从五一二大地震,到零八年奥运会;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哪一次我们不热泪盈眶?哪一次我们不翘首期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哪一次我们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非得由一名神仙来告诉我们吗?

何况,嫦娥仙子作为神话中走出来的神仙,在介绍嫦娥工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把我们的航天事业、航天人进行“神化”:

因为这些活生生的世界“新神话”,对古老神话的呼应与冲撞,真的也许只有我会格外感到震撼。这些“新神话”的历程,我能深深理解其间的跌宕起伏与波澜壮阔,而那些创造这些“新神话”的科学家,他们也绝对有理由被称为科学世界的“创造神”!

虽然能理解这里是在抒情,但我仍然很反感在科学界“造神”。科学,以及我们的航天事业,是人类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的、人类的事业,不是什么神赐的恩典、神话的奇迹: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平心而论,本书在叙事、抒情方面做得很不错。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故事,细腻动人;栾恩杰“接嫦娥回家”的情感,情真意切。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首任总指挥栾恩杰。当时同事和家人都劝他不要去四子王旗,因为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加之时间又是凌晨,担心他身体受不了,但他说:“一定要去!”

当年“嫦娥一号”起步时,他们曾向中央承诺要完成“三步走”。

下定决心、确定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质的变化,是从一张纸变成现实。经过无数个白天黑夜的呕心沥血,他们终于将一个设想、一个梦想变成了今天的现实。如今,“嫦娥五号”成功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这不仅完成了栾恩杰当初的梦想,也实现了中国探月“三步走”的目标。

这是他和祖国的约定,对祖国的承诺。他必须去,去接“嫦娥”回家。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激发了全国人民对航天前所未有的极大热情。栾恩杰说:“在我当航天局局长的时候,中国人上天了,我这个航天局局长光荣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表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的发展;没有哪一项事业,它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

但是作为科普书籍……唉。我看了看作者,“贺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21届高研班学员。 从事文学批评、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多种文体创作。”嗯,也许科普确实不是她擅长的吧。


虽然有些美中不足,终归是瑕不掩瑜。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嫦娥工程的全局性的宏观视角。同时,又以散文的笔触和热烈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以及嫦娥工程的人文关怀。这样一本散文与科普的结晶,颇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