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也就是最近刚读完的一本,是推理小说《失衡的时间》。因此,就从推理小说这个分类开始总结吧。


推理小说

提到“大侦探”,你会想到什么?

即使不是福尔摩斯迷,即使说不出与他相关的任何案件或者书名,你也一定能说出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的名字。

如果不是阿加莎(阿婆)迷,你有可能说出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等电影或书的名字。但你不大可能说得出阿婆笔下的大侦探——对标福尔摩斯的那个人——的名字。我甚至敢打包票,你绝对说不出这位大侦探的助手——对标福尔摩斯助手的那个人——的名字。

这多少可以反映一点柯南道尔和阿加莎的不同之处。

柯南道尔胜在塑造人物。他创造了一个追求逻辑理性、不停观察思考、演绎推理能力高超的大侦探形象。相比之下,他笔下的案件看似扑朔迷离,其实非常简单。就像华生常常吐槽的那样:“每一次听完你的解释,我总是觉得事情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连我自个儿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推测出来”。至于案件背后的故事,多少有点天方夜谭——什么狂热宗教团体啊、印度的神秘宝藏啊、欧洲王室的情感纠葛啊,等等。这类怪谈可充一时谈资,但恐怕难登大雅。

阿加莎笔下的大侦探虽然也特点鲜明,但他的光芒似乎被案件和故事盖了下去。在阿婆的笔下,不仅案情本身更加离奇曲折,案件背后的故事也更引人入胜。其中折射出的人性和心理更是发人深省或令人扼腕。例如,如果法律无法将罪犯绳之以法,个人可不可以绕开法律伸张正义?阿婆有好几本书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主题。每读一本、每读一次,都可能得到不同的启发。这样的小说,聊故事显然比聊人物更有趣。

我深深折服于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这样的大侦探,又被阿婆笔下复杂的案件和深刻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有没有两全齐养的法子呢?《重案六组》吗?

读完今年的最后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答案:多萝西·L·赛耶斯。

《五条红鲱鱼》,《失衡的时间》——多萝西·L·赛耶斯

《五条红鲱鱼》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两遍半。因为计划写书评,所以至少还要跳读两遍。四遍半,足见厚爱了吧。

读完第一遍我就确信:这是我想找的那种推理小说。一个福尔摩斯式的侦探——而且优点更多缺点更少。一段错综复杂的案情——“五条红鲱鱼”,既指六个嫌疑人中的五个干扰项,又指罪犯设下的五座“迷魂阵”。也许人性深度上略逊于阿婆,然而烧脑程度上有过之无不及。

趁着余甘犹在,我读了第二遍。本想自己抓住凶手的马脚,不料才读一半,我就被书里的地名绕晕了:弗里特门城,科尔库布里,巴格南,巴希尔……由于完全不辨南北,我根本理不清嫌疑人们的行踪,更别想从中找出漏洞了。好在书中言明: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于是我打开地图,从头开始了这趟“跟着温西勋爵畅(追)游(凶)苏格兰”之旅——这也就是那半遍的由来。

重登旅途,这次我完全沉浸其中——以下省略八百字,不然这篇就要写成书评了 。简单夸一夸多萝西的文笔吧。

书中的细节非常生动。例如,画家作画时,手指、手掌都很容易沾上颜料,手背则比较干净。所以,他们会用手背、而非手掌触碰自己:

画家看着他,手背贴着额头,绝望地站在那里。

提到当地风景,这本书简直是苏格兰旅游宣传片:

莫斯庄园农场像一位日本美人,在高高的乔木的掩映下,似乎是蓝色海岸边一颗闪亮的珍宝;克科达尔好像可爱的意大利姑娘,四周栽满了高瘦而盘曲的树木;纯净、蔚蓝的威格郡海岸围绕着海湾闪闪发光。接下来是被白色农舍环绕着、远离巴赫尔姆的老博德区;然后会突然跃出一片明亮而耀眼的绿色草坪,就像是阿瓦隆的乐土,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下。一片野生的大蒜退到车后去了,但那气味久久徘徊不去,让人想起吸血鬼颤抖的羽翼,还有博德区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还有温西勋爵停不下来的随口引用——在苏格兰的土地上引用《麦克白》,真不知道是冷幽默还是黑色幽默:

“要敲门吵醒邓肯吗?最好不要。”

当然,这本书也有缺点。不过这些还是留到书评里细说吧。

难得一位宝藏作家,怎么可能只读一本?读完《五条红鲱鱼》,我马不停蹄又读了多萝西的《失衡的时间》。

这本书的案情比《五条红鲱鱼》还要迷雾重重:仿佛把两个1000块碎片的拼图混在一起,然后盲拼出其中一幅。在这个过程中,温西勋爵和哈丽雅特一次次拼出大半幅图片,一次次发现拼错了,一次次回头找出新的碎片,一次次重新拼……如是往复不知多少次,直到发现第一块碎片就错了,烧脑。拉时间线、列行动清单我都没搞清楚是咋回事,过瘾。从这满池满河的红鲱鱼中抓住关键、找出真相,不愧是你啊温西勋爵。

与《五条红鲱鱼》类似,多萝西也在不停地“剧透”。例如,书中似乎所有钟表都走不准。只是这次我注意到了她留下的线索,却没想到线索其实指向……不愧是你啊多萝西。

时间精力有限,我不打算写这本的书评,就在这里列出不足吧。个人认为这本书问题有三。第一,技术分析太多,多到影响可读性——这毕竟是小说而非卷宗。其次,温西对哈丽雅特的“热烈追求”,似乎就是不分场合地冷不丁发问“你愿意嫁给我吗”?这……太直不楞登了吧。不过,考虑到多萝西为温西和哈丽雅特写了一个系列,也许她在其它书中做了铺垫。此外,哈丽雅特的表现有点起伏不定。发现尸体时、破解密码时相当亮眼;讨论谋杀的可能性时又有点……不知是我缺乏幽默感,还是她在温西面前降了智。

总之,瑕不掩瑜。对这本书我只能说:不愧是你啊温西勋爵!不愧是你啊多萝西!

《扭曲的铰链》,《耳语之人》,《女郎她死了》,《犹大之窗》——约翰·卡尔

除了多萝西,我还读了几本“密室之王”约翰·卡尔的推理小说。

约翰·卡尔一生设计了五十多种密室,人称“密室之王”。在这里,“密室”不仅指封闭空间,更强调犯罪手法的“不可能”性。正因如此,破解这些案件不仅需要证据和推理,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也许是过犹不及,也许是我这人缺乏想象力,书中那些匪夷所思的犯罪手法并没有唤起我的兴趣。所以,虽然一口气读了卡尔的四本书——其实是一本五合一的合集——但我完全没有再读一遍的想法,也没有写书评的计划,甚至连合集最后一本《三口棺材》都没读完。

说到书评,今年九月份以后,我几乎没怎么写书评——以及剧评影评。原因无它,生活日益碎片化,长时间专注地写东西也越发成为奢望。

嗯,人生碎片化,这也许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科幻小说题材呢。


科幻小说

我早已过了对科幻小说爱不释手的年纪。就连大名鼎鼎的《三体》,我也没看完前三章。然而今年我居然读了两本科幻小说,不能不说,“跟风心理”真是强大啊。

《流浪地球》——刘慈欣

《流浪地球》在2019年就已上映,我却直到《流浪地球2》上映后才捧起《流浪地球》。小破球2质的飞跃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相比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并不是《三体》那样的鸿篇巨著,充其量只是一部中篇小说。这样的篇幅无法把流浪地球计划完整铺开,很多内容都只能点到为止。无怪乎有些人把它评价为“一本设定集”。

也许正是因为大刘只提供了设定集,郭导才有了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对先书后影的科幻迷们来说,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对先影后书的我来说,对希望通过原著来深入了解电影的人来说,恐怕只能失望而归了。

如果说《流浪地球》在科幻方面点到为止,它对人性的描写则可谓入木三分。这也是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部分。从计划初期各派之争,到那次可悲的叛乱;从“我”与加代子相识相恋,到二人(防剧透消音)……无不令我掩卷太息。

可见,科幻小说,无论有多少科学、幻想,最终还是要呈现为小说,要落笔于人性。

《时空画师》——海漄

读《流浪地球》是跟电影的风;读《时空画师》显然就是跟雨果奖的风——跟风狗无疑了哈哈哈。然而,如果说《流浪地球》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那么读《时空画师》简直就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书中的科幻很单薄——或者说很“软”,只有一个(防剧透消音)。考虑这是一个短篇,还算可以理解。

叙事节奏前疏后密,仿佛出现多普勒效应一般。全书算上尾声总共八章,包含现代与历史两条叙事线。海漄先花了四章铺垫现代线,又用了一章铺垫历史线。到第六章,两条线才汇入主题,开始渐入佳境。然而到第七章就陡然揭晓真相、收束历史线,随后的尾声匆忙收束现代线,试图“升华”一下主题……我忍不住怀疑海漄在写完前五章后,发现deadline只剩一个小时了,不得不手忙脚乱写完剩余三章。不然的话,何以解释这发生“蓝移”的叙事节奏呢?

最后,在落笔于人性方面,《时空画师》写得太浅。历史线中还有点权力斗争下的艺术追求、家国情怀;现代线就实在……

说了这么多缺点,也夸几句吧。这本书的构思有点意思。科幻与悬疑,科学与艺术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颇有可观。此外,历史线和现代线都埋了坑,不知道海漄有没有续写的计划。如果有的话,希望这次好好写一写。

《流浪地球》和《时空画师》都不尽如人意,更加深了我对科幻小说的“偏见”。也许应该换一换方向?比如,从科幻转向科普?


科普

科幻与科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我对科幻小说的兴趣虽日薄西山,对科普书籍的偏好却始终如日中天。反映在书单上,就是今年只读了两本科幻小说,却读了七本科普书籍。

《月背征途》——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说到科学,有什么比航空航天更激动人心的呢?说到航空航天,在我们中国,除了空间站之外,大概就属探月工程最引人注目了。

经常刷火箭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其中,第二步“落”的着陆场选在了月球背面。这正是《月背征途》的由来:它讲述的正是从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到嫦娥四号“月背降落”的艰辛征途。

按理说,讲科学的书籍都是理性、冷静的。可这本书却几次让我热泪盈眶:有时为中国航天取得的成绩而心潮澎湃,有时则为小玉兔遇到的艰难险阻而提心吊胆。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月背征途竟如此惊心动魄。我们差点(防剧透消音),我们弄丢了(防剧透消音),我们的玉兔(防剧透消音)……

当然,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们也全都闯过来了。本书出版于2020年,停笔于嫦娥四号。就在这一年,嫦娥五号发射升空,不久后带着月球样品安全回家。“绕”、“落”、“回”三步走计划圆满收官。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目前(2023年12月25日),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发射……

现在再看这本书,仿佛和“玉兔二号”一起在月球上回望自己的足迹:过去的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未来的路,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迈进——

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这里是中国》——星球研究所

仰望星空的同时,也别忘了拥抱大地。老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是,对养育我们的这片华夏大地,你又了解多少呢?

你知道青藏高原是被南亚次大陆“拱”起来的。可你知道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也许就不会(防剧透消音)吗?你知道长江是从金沙江奔涌而来,可你知道如果金沙江没有“凿穿”横断山,也许就不会(防剧透消音)吗?你知道甘肃有兰州拉面,可你知道甘肃也是(防剧透消音)吗?你知道河南地处中原、一马平川,可你知道(防剧透消音)吗?

你知道“这里是中国”,可你知道“什么是中国”吗?

来读一读《这里是中国》吧。这本中国地理科普书,以“中国从哪里来”开始,沿华夏大地三级阶梯拾级而下,带你理解“什么是中国”。相信读到最后,你一定会想起那首歌: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我相信每个人在读中国地理科普书时,都希望读到自己的家乡。我也是。遗憾的是,这本书只有六处提到我的家乡省份,更只有一处提到我的家乡城市。以本书区区十六章的体量,也许我不该遗憾,而应庆幸。

更庆幸的是本书已经出了第二部。在第一部中留下的遗憾,希望能在第二部中得到满足。

《读虫记》——陈睿

航空航天远在天外,国家地理无边无垠。它们固然气壮山河,未免过于宏大叙事了。科普读物承担着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与科学精神的重任。就这一点而论,在宏大叙事之外,科普读物还应该“能近取譬”地切入日常生活。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从身边开始,走上追寻科学之路。

这本《读虫记》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昆虫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即使身在城市、万般防护,我们也总能与它们不期而遇——“我们家子涵”不也被蚊子咬了么。

跟随这本书,我们会发现,虽然看上去令人生厌,这些小生灵也都有值得我们探索的一面。无论是春天的蝴蝶和夏天的蝉,还是秋天的蚂蚱或冬天的……的……呃,冬天最常见的昆虫恐怕只有蟑螂了吧!关于蟑螂,这本书会告诉你:“虽说我已经学习昆虫学二十多年,但对蟑螂的恐惧却从来没有消退。……我们都害怕蟑螂,但这种害怕并不妨碍我们喜欢昆虫、研究昆虫”。

是的,害怕就是害怕,厌恶就是厌恶,我们没有必要强拧自己的情绪。只是,如果因为一个果子太酸而放弃整个果园,未免得不偿失、因噎废食。何况,书籍是有目录的嘛,我们完全可以跳过不想看的,专捡喜欢的读。

话虽如此,强烈建议你不要跳过这本书的第四章《探究:上下求索的自然科学》。这一章初步介绍了生物学中一些体系知识,如林奈的命名方法和分类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如果说这本书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那么可以说,这一章指出了前辈们趟出来的路。这条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书中讲解过的昆虫,更可以指引我们举一反三地去探索举目可见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最终引领我们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一直认为,科普读物不仅要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点,更应该帮我们建立知识体系。这本《读虫记》在知识体系方面虽不完备,却已足够我们一窥门径。“一窥门径”这个词用在这里真是太妙了:不仅开了门,还指了路径。当然,作为科普书籍,它只能送我们到这里了;后面的路,我们要自己走。

《1分钟物理 : 中科院物理所趣味科普专栏(第1辑)》——中科院物理所

相比昆虫,也许物理更加迷人——至少,更不瘆人。

这本《一分钟物理》是一本问答汇编。吴丽君“物理君”从公众号、知乎等平台收集了一批“脑洞”问题,言简意赅地进行解答。这么说起来,这本书有点类似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或者我们熟知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么类比也许不太恰当,因为这本书中的问题可比课后习题有趣多了。这里既有“我该如何说服长辈手机电磁辐射是基本无害的?”、“电磁炉的波对人有危害吗?请问(城市万伏变压)变压器旁边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这类贴近生活的问题,也有“在台风的风眼扔一颗原子弹会怎么样?”、“如果给地球钻一个经过地心的对穿孔,然后丢一个重物下去,这个重物最终会悬停在地心处吗?”这种脑洞问题。

问题千奇百怪,物理君的回答也妙趣横生。例如,面对“我该如何说服长辈手机电磁辐射是基本无害的”这一问题时,本书直言:“就说是物理君说的”。面对“基础物理在最近百年几乎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和飞跃,现在的条件好得多了,但是科学家仍旧在验证以往的成果(比如引力波)。物理学就是在等待天才吗?”的问题,在开列了一串物理名词之后,“(物理君露出了微笑)”……还有“把核废料投到活火山口里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物理君回答道“那么核废料会充分地熔解在岩浆中并流得到处都是……”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

相比《十万个为什么》,物理君的回答大多言简意赅。因此“书中的大部分问题与答案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就可以读完,读者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可以汲取科学的养分”。这对时间碎片化的打工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当然,这样做必然带来另一个问题:知识不成体系。即使本书对问题做了分类,我们还是无法从中得到系统性知识。毕竟课后习题和参考答案可以辅助教材,但不能代替教材嘛。

既然是课后习题,看懂这本书就有一定的门槛了。你起码得知道“凝结核”是什么,才能读懂“为什么流动的水不易结冰”;起码得知道“比热容”是什么,才能读懂“为什么会有风”。因此,尽管这本书很像《十万个为什么》,但是不建议大家带着小孩一起读。否则,你就得给他解释“什么是凝结核”、“什么是比热容”了。作为家长,答不上来可有点没面子哦……

当然,你也可以上知乎上找物理君,直接向他提问“什么是凝结核”、“什么是比热容”……也许他在后续的《一分钟物理》中就会收录你的问题呢。

《我的大脑好厉害》——赵思家

无论星空还是大地,无论昆虫还是物理,都要靠大脑来学习。我们每天都在用脑、动脑,有谁想过自己的大脑是怎样学习这些新知识,又是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指挥身体的吗?

想知道的话,不妨读一读这本《我的大脑好厉害》。它会帮你搭建起大脑的基本架构,会从日常生活入手,讲解大脑如何感知色香形味触、如何学习新知识,以及大脑和情绪的关系。

是的,这本书有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有趣味十足的知识讲解,有近在咫尺的生活日常,也有学以致用的行动指南,甚至还有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展望——一言以蔽之,这本书真可谓科普读物中的典范!

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刻启迪是: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大脑啊!大脑几乎掌管着我们全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却时刻面临烟酒、药物、失眠乃至病毒的威胁。感染新冠时,我一连几天都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也许就是大脑神经遭到了病毒的直接攻击——想想我都后怕。作为一个追求逻辑理性、不停观察思考的人,我可接受不了自己“脑子瓦特了”。从此,我戒了烟酒,保证睡眠,只求大脑不要挂机。

最让我犯难的,是这本书的分类:它该归为科普书籍,还是算作心理学书籍呢?的确,它讲了很多脑科学知识,可同时也讲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啊!何况,脑科学和心理学之间也是水乳交融难分彼此——《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不就有大量篇幅在讲脑科学、神经科学吗?

最后把它归入科普书籍,只是我的一家之见。说到底,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就像作者所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看待自己、与他人相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对另外两本科普读物,我的评价都不高。所以,就简单带过吧。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SME

以讲故事、激发兴趣为主,没有太多知识普及。

我很怀疑作者和我是同龄人,甚至比我更年长。否则,他何以对“百慕大三角”、“人体自燃”这种陈年老谣如此感兴趣?现在的小年轻们恐怕压根没听过这些东西吧!

《这么睡不会累》——弗兰克·李普曼,尼尔·帕里克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四个字:回归节律。


心理学

不把《我的大脑好厉害》列入心理学书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脑、神经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却也仅仅是生理基础。就像买衣服不能只看面料一样,学习心理学也应看点更正经的心理学书籍。

话是这么说,其实我今年没怎么读“正经的”心理学书籍。去年倒是开了一本《心理学与生活》。这好像是本大学教材,导致我一捧起它就像回到了大学教室——昏昏欲睡。

去年的书都没读完,今年自然也没啥进展。把《我的大脑好厉害》排除掉之后,就只剩两本不那么“正经”的心理学书籍了。

《驾驭情绪的力量:七步终结情绪化饮食》——珍妮弗·泰兹

情绪化饮食是情绪化的一种表现;而情绪化是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因而,即使不受情绪化饮食的困扰,也可以从本书采他山之玉。

何况,本书所讲的大部分内容(如管理情绪、驾驭欲望、跳出思维陷阱、练习痛苦耐受、增进自我关怀、提升自我价值、坚持到底等),都不局限于处理情绪化饮食的问题。情绪化咬指甲、情绪化失眠、情绪化拖延……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应对。

尽管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这本书在一些基础而核心的概念上却写得“玄之又玄”。例如“正念”和“接纳”,作者花了不少笔墨来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在“是什么”和“怎么做”方面却只有寥寥数语。

这与我对“方法论”型书籍的理解大相径庭。在我的理解中,这类书籍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用你的方法解决了我的问题”,因而其重点应该是讲清楚“怎么做”,而非“重要性”。而这本书大谈特谈其重要性,未免博士买驴、本末倒置。

除了“正念”和“接纳”之外,本书还融合了其它心理学观点。例如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大名鼎鼎的认知行为理论等等。这种“大杂烩”的结果,是集众家之长解一身之惑,还是政出多门而无所适从,这就要看读者们如何理解和运用了。

《猫和狗的生活哲学》——简单心理

如果只看标题,你会认为这本书主讲什么内容?养宠指南?还是哲学入门?

都不是。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我把它分类到“心理学”下,已然剧透了答案。它用漫画的形式,通过一猫一狗的日常生活和对话,描摹了当代生活中的心理困境,并提供了“每天一个心理学罐头”作为纾困方案。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浅近。书中提到的那些心理困境,当代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总会遭遇一二。阿猫阿狗在罗列名词之外,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谈话进行分析解释,提出应对办法。如果你对某一章节深有感触,不妨代入其中,去向阿猫阿狗们倾诉或者倾听。说不定某一刻福至心灵,你就能找到走出困境的路。

这本书最大的缺点,也是浅近。为什么会遇到困境?讲得很浅。怎样走出困境?也讲得很浅。其中有怎样的心理机制、它如何发挥作用的?还是讲得很浅。太过浅近,则不成体系。不成体系,就很难深入扩展。这与之前某本科普书籍的问题几乎如出一辙。

与那本科普书籍类似,这本书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作者:简单心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生活中的心理学,想要更彻底的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不妨到公众号平台和知乎上找一找它。也许会有更多收获。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自己对“知识体系”简直视若珍宝——“体系”一词已出现至少十次,此后必定还会反复出现。没办法,谁让我是福尔摩斯和演绎法的拥趸呢!运用演绎法从已知中推演出新知,前提就是有“知识体系”。单纯地“点鬼录”、“掉书袋”,只是书呆子而已。当然,知识点和归纳法也很重要。对知识点进行汇总分析,是构建知识体系的不二法门。

那么,要构建中国历史的知识体系,应该读什么呢?


历史

我有一个“二十四史读书计划”。最初,我计划用十年通读一遍二十四史。后来,计划延长为十五年。再后来,变更为“三十五岁前读完”。现在么……呵呵。

《新元史》——柯邵忞

尽管一再延期,这个读书计划总算还在推进。这么多年的水滴石穿,今年居然读完《新元史》了。

其实,《新元史》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只因明朝修撰的《元史》质量实在太差,历代史家都对它怨声载道。终于,民国人柯邵忞忍无可忍,重修了一部《新元史》。此书面世后,时任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发布“大总统令”,“应准仿照《新唐书》、《新五代史》前例,一并列入正史,以饷士林”。因此,有时也把《新元史》与二十四史并称为“二十五史”。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学界对《新元史》的评价同样也是褒贬不一。这类学术之争,此处略过——有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本书的《出版前言》和《整理前言》。

我这种小白还上不了学术争议的台面,只能尽可能撑开口袋打包知识:统一蒙古;两次西征;三峰山之战;阳逻堡、钓鱼山、崖山……装得多了,渐渐不满足于打包,开始尝试着消化。为什么蒙古建立万户制度、金国建立猛安谋克制度、清朝建立八旗制度之后,他们的战斗力就能突飞猛进?三峰山之战中,蒙、金的骑兵战术有何异同?中国古代的骑兵战术又是如何发展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在民族旧俗和儒家汉法之间的取舍,会不会是“胡虏无百年之运”的原因?……

目前,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没关系。“通读”的目标只是搭建体系框架。填充内容、修缮结构,可以慢慢下工夫。这一次,不知道会延期多久……

顺带推一下几篇笔记:
[元史笔记]蒙古军队屠城小记
[元史笔记]元朝汗位传承小故事
[元史笔记]耶律楚材拦下来的蒙古人的疯狂念头
法源寺里的元朝圣旨碑

《蒙古帝国》——易强

读《新元史》好比啃硬骨头——啃官方正史的枯燥程度绝不亚于啃高数或者康德。读《新元史》的同时读《蒙古帝国》,好比啃骨头的间隙来块炖猪蹄,显然是图它细皮嫩肉好下嘴。

读完我有点失望。这本书似乎并不专注于讲蒙古帝国,而想用蒙古帝国的兴衰串联起东西方历史。这种野心从目录上就可见一斑:在讲完统一蒙古和分析军事实力之后,先后讲了蒙古入主中原、东征日本、西征中东和欧洲、以及教皇的反击。

诺贝尔奖未获奖者沃本任·侯哲廉丕说:饼摊得越大,就摊得越薄。这本书就是这样。章节设置得多,每一部分内容却偏少。内容少了,深度就不够。例如在第十章中讲蒙古大军的战术时,有些小节甚至只有三段文字,每段不过二三百字(作为参考,这五段文字就有四百多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本书可谓是个反例。

在已显单薄的文字之中,真正探讨蒙古帝国的还要再打个折扣。例如在第十二章讲蒙古灭金时,五个小节中就有三节在讲金国的发家史;第十三章讲元灭南宋时,甚至是从北宋开始介绍宋朝的历史。背景介绍固然重要,也不能喧宾夺主吧?

好在我也只是图它细皮嫩肉好下嘴,没有太高要求。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把这本书归入“历史”类,的确有点勉强。可“如果我偏要勉强”呢?其实是我没有单独的“哲学”分类,就以“哲学史”为据,把它划入了历史类书籍。

今年是我第二次捧起这本书。上一次我醉心儒学,只对宋儒“泛道德化”的世界观深恶痛绝,读本书也到宋儒而止。如今我已对儒家祛魅,再读此书时却只拣了儒家部分,还读完了宋明,迄于近代。人生真是难以捉摸。

借这次阅读,我不仅给自己“孔子门生”生涯彻底划上了句号,也对这本书有了新的体会。以前我认为,冯友兰虽是哲学大家,但他这本书却写得有点凌乱。除了时间线之外,很难看出什么体系(又是这个词)或传承。这次专看儒家,我好像把到了书中的脉络。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千载之下的沿革与扬弃,其实书中都已讲到,只是不曾点破罢了。

“温故而知新”,子不我欺也。

顺带推一下“知新”的成绩:
儒析儒兮
儒演儒焉-先秦
儒演儒焉-汉晋
儒演儒焉-宋明
儒演儒焉-新文化运动

《国学通识课》——龚鹏程

把这本书归入“历史”类,的确有点勉强。可“如果我偏要勉强”呢?其实是我没有单独的“国学”分类,就以“文化史”为由,把它划入了历史类书籍。

近些年来的国学似乎声名狼藉,国学热似乎也随之减退。这本书所讲的国学并非常识中“琴棋书画”那种国学,更不是市面上“三字经弟子规”那种国学。它是从介绍文献内容、训诂方法,到辨析经史子集、儒道释思想,再到纵论民国国学大师的“国学”。诚如作者所言:“通晓国学,首要在通”。对于回答“何为国学”、“如何一窥国学门径”来说,这确是一本通古今、通诸学、通百家的好书。

自然,书中少不了作者的一家之言,读书时应注意甄别。如果担心不能辨其是非,不妨存而不论。等自己登堂入室,有了主见之后,再来纵论古今臧否人物不迟。

《伯罗奔尼撒战争三部曲》——唐纳德·卡根

几乎所有的文化研究都有“比较研究”这一门学科。我虽不研究历史,却也喜欢比较。与中国历史进行比较的对象,我选择了古希腊历史。作为古希腊由盛转衰的标志,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学习古希腊史绕不开的课题。而讨论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本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是绕不开的……等等,这本书不是唐纳德·卡根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三部曲》吗?

你没有错,都是我的错——熟练的让人心疼啊哈哈哈哈。这本书给我的最深刻感触就是找书时一定要看清书名和作者。我慕修昔底德之名而来,却鬼使神差地被唐纳德·卡根卡在了这本书里……

鬼使神差之下,倒也因祸得福。的确,这本书并非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记述或演义,它钻得更深。本书不仅梳理了这场战争的相关史料——包括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还分析了古今史家们对那段历史的观点,意图还原历史真相,分析行为背后的动机、造成的影响。

这本书就不应该叫《伯罗奔尼撒战争三部曲》。作者本人在弁言中也说“这(雅典帝国的覆亡)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四卷本(A New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以下简称《史论》)的最后一卷”。叫《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编》或者《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多好!出版编辑强把“四卷本”改成“三部曲”,多少有点“三部曲”强迫症。

说归说,闹归闹,这本书的价值不开玩笑。如果对那场战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想要深入地研究学习这段历史,如果你已有主见想与人探讨,这将是你的“梦中情书”。如果你是零基础想入门,那还是另辟蹊径吧!

走进历史,终究是为了走向现在。从历史折射现在,未免舍近求远。有没有可以直接指导生活和工作的书呢?


“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它囊括了一系列的规则、技术和策略,可以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论”相关的书籍,正适于为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方法论虽是从一类问题中淬炼而得,却常常“放之四海而皆准”。吃透一种方法论,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许多问题。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好书。

不过,学习方法论时,一定要秉持批判思维和开放心态。否则容易滋生路径依赖、信息茧房、思维固化……等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堀之内克彦

“我是个程序员,写好代码就行了,学什么管理?”

如果没转向管理岗,确实不用看这种管理类书籍。如果想转、或者已经转向管理了,那么不妨从这本书开始。毕竟,大多数人的管理工作都是从10人以下小团队开始的。

翻开之后就可以发现,这本书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刚跨入管理岗的人。针对这些人,首先要讲的并不是怎么管理别人,而是怎么“管理”自己:明确管理的职责、定位,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向,等等。对刚从职能岗位转入管理岗位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要尽早迈过去的坎。这些内容放在全书第一章,再合适不过了。

后续章节中,这本书讲了不少颇具实操价值的管理方法。无论是萧规曹随还是弃如敝履,抑或对照自己的管理实践和理念,借以思考和探索自己的管理风格,这本书都可用作不错的参谋。

本书当然也有不足。例如,书中的管理方法几乎都是在“向下管理”,而毫不涉及“向上管理”。不知道这是不是日本管理者的特色。同时,这本书的章节大多很短,提及的管理方法都有点浅尝辄止、不成体系,不得不说真是“残缺的理念”——残念啊。此外,这些管理方法基本都是在管“人”,而较少报表、流程、理论等“科学”内容。看得出,作者是德鲁克而非泰勒的信徒——这算不上缺点,只是不同的管理风格而已。

《极简市场营销》——胡超

“我是个程序员,写好代码就行了,学什么营销?”

如果不做营销系统,确实不用看这种营销类书籍。如果要做、或者已经开始做营销系统了,那么不妨从这本书开始。毕竟“极简”嘛……

别看极简,这本书其实很不错,实在是居家旅行……市场营销入门好书。书中既有理论框架,又有实操办法;既可以指导市场营销,也可以拿来触类旁通: 找到目标(市场洞察-客户细分-目标客户选择-定位-品牌)、实施落地(营销4P、黑客增长)、数据支撑(指标、报表等)、团队管理(组建团队、考核等),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论。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反思了一下之前开发的营销系统。自己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实在太浅薄了,反映到系统里就是功能结构太单一。这下好了,优化升级有方向了!明年KPI有着落了!

顺带推一下书评:读市场营销的程序员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独立思考者的精进技巧》——路易丝·卡茨

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只在于书名的后半截:“说服性写作”。看到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学“说服性写作”还送“批判性思维”?这样的买一送一对单身狗虽不友好,对大胃王可是求之不得。于是,就决定是你了!

读完之后,我有点失望。对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写了很多,也写得很乱。我没能从中梳理出批判性思维的脉络或者体系。至于说服性写作,书中的“说服性写作”似乎是指学术性的文献综述类论文,而非我想写的评论文章。

我从某年开始,立下了一个(平均)每月一评的flag。付诸实践之前,我对自己的脑力和笔力还颇有信心。可是越写越觉得水平堪忧。想清楚已属不易,说明白难上加难;文理通顺而且文辞雅驯,更是难如登天。抱着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期望,我找到了这本书。结果么……

也不能说它一无是处。在这本书的提点下,我“反思”了自己文风中的若干弊病。例如,我爱写长句,一个句号前常常堆积上百个字。我爱用“所以”、“但是”等连接词,即使前后子句并非因果或转折关系——现在变成爱用破折号了。我爱用“……是……的”句式……等等。我在本文中已尽力避免这些问题,你要不要帮我检查检查?哈哈哈。

《艺术的乐趣》——卡洛琳·施拉姆

在追寻艺术的乐趣时,应不应该对艺术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如果你认为不应该,那就跳过这本书,进入下一节。如果你认为应该,而又不知从何入手,可以试试这本书。读完以后再去欣赏艺术品时,如果能得出“我喜欢这件作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艺术家实现了_______________;它对我来说有意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等等结论,那你就学有所成了。

等等!得到了这些结论,就得到了艺术的乐趣吗?从小到大咱们做过多少“总结本文中心思想”的题,有多少人从中感受到了乐趣呢?——提出这问题,可见《批判性思维……》那本书没白读哈哈哈。

毋庸置疑,这个质疑很有道理。理性分析得到的结论并不能直接带来艺术的乐趣。前者的功用在于提升认知,而非加深感受——包括艺术的“乐趣”这种感受。我们还需再一次地用心体会,才能把更新、更高的认知转化为更新、更深的感受。以结果而论,最终得到的感受也未必是乐趣。就过程而言,提升认知、加深感受的旅程大多充满乐趣——别拿“总结本文中心思想”怼我,这事儿同样其乐无穷,只是被苦痛折磨盖过去而已。

回到书籍上来说,这本书也起错了名字。也许第十三章的章节名称更适合它:《艺术作品解码》,或者更细分一下,叫《绘画艺术作品解码》。此外,这本书整体结构不错,只是分类讲解方面似乎不够细不够全。对了,有些章节可以配合《画·大师》系列一起读,“有火腿味”。

蓦然回首,赫然发现:以上书籍都很费脑。用脑至此,竟还未秃,以下这些“消闲”书籍当居首功。


艺术

乔帮主 (其实没有) 说过:“做技术,如艺术”。本程序员深以为然。在技术之外的消闲时光里,来点艺术熏陶,其乐也融融。

《美术馆漫步:法国,伦敦,西班牙》——崔瓊化

去哪里接受艺术的熏陶呢?当然首推美术馆。对宅男来说,有没有足不出户逛美术馆的办法呢?有。很多美术馆都在网上推出了数字美术馆,有些甚至有VR、全景模式,动动手指就……

——哎?不是推荐这本书么?

别急。这本书介绍了法国、伦敦和西班牙的许多美术馆。在每座美术馆的简介中,都附上了官方网站的地址。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动动手指就……

——哎?不推荐这本书么?

别急。这本书分三部,分别介绍法国、伦敦和西班牙的美术馆。同是由美术馆展开,三部各有侧重。,第一部重在讲解画作本身的妙处,第二部偏重讲解“画作背后的故事”,第三部则把更多笔墨投向了美术馆而非藏品。如果你有前往欧洲开启艺术之旅的计划,这本书可以做你的功略参考。

《最美莎翁经典剧作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有这九个字,我认为就足够了。

非要凑点字数也不是不行。这本书收全了莎翁四大悲剧,却只收录了四大喜剧之二。不知道编者持怎样的选录标准,“最美”二字从何而来。

经典总能常看常新,莎翁剧作也不例外。例如《威尼斯商人》。初读当然觉得夏洛克可恨。了解到当时社会对犹太人的“系统性歧视”后,又觉得他可怜。在舆论宣传攻势下,一度觉得犹太人真是了不起。如今知道了巴以问题的来龙去脉,态度又转回了“可恨”。我可真是个墙头草呢哈哈哈。

欣赏戏剧,只读剧本自然远远不够,舞台演绎也是戏剧的生命力来源。例如《李尔王》,英国国家剧院就对这一悲剧做出了一种新的阐释,令人拍案叫绝。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剧院看一看莎翁戏剧,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莎翁经典剧作之美。

顺带一提,英国国家剧院在2009年推出了“National Theatre Live”项目,旨在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英国以及全球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莎翁戏剧自然是这一项目不可或缺的部分,麦克伊恩爵士、卷福、莫娘……都曾参与其中。这个项目在网上可以找到资源,动动手指就……

《遇见兔子镇》——夏七酱

漫画可不可以归入“艺术”类?我问了AI,它说:

是的,漫画可以算作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虽然漫画通常以叙事为主,但它仍然需要艺术家运用绘画技巧来创作角色、场景和表达情感。漫画家通过绘制线条、色彩和光影等元素,将故事以视觉形式呈现给观众。因此,漫画被认为是一种结合了文学和视觉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

既然如此,我就不另设“漫画”分类了。何况也就这一本,单列一类有点独木难支。

这是一本治愈系漫画集。画作之间比较独立,联系并不紧密,也许叫“插画”更合适。每一张画都非常精美,用作壁纸毫不为过。画面内容细节丰富,当作绘本和孩子一起“看图编故事”也很合适。个人觉得,故事性还可以再丰满一些。例如,画中的细节可以多一些互相呼应,多张画之间也可以多一些连贯情节。


散文

无论绘画艺术还是戏剧艺术,读书都不是欣赏它们的最佳方法。哪怕是个大宅男,也可以动动手指去和它们做个亲密接触,何须从纸上绕远呢?

散文恰恰相反。阅读永远是感受散文魅力的最佳方式。从信息密度、思考节奏,到意与境、表现与留白、“穿肠过”与“心中留”,阅读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中的妙处,只有文字闯入生活、生活映出文字的那一刻可以相提并论。而这其实也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

《演奏之外》——张昊辰

书名叫演奏“之外”,可知此书主旨不在于音乐本身,而在于音乐“之外”的一些东西。因此,我把这本书分在“散文”而非“艺术”类别下。

书名叫“演奏”之外,可见此书与音乐有关。这里的音乐,主要指古典音乐。因此,需要一点古典音乐和古典音乐史的知识,才能读懂作者所写、所感、所想。

音乐,尤其古典音乐,在各类艺术中门槛最高。我虽喜爱古典音乐,却始终在门外徘徊,不得登堂入室。读这本书的初衷,就有一份投石问路的心思。

我确实问到了路,一条八车道不限速的通天大路。我看了看自己那辆带辅助轮的儿童车,默默拐回了幼儿园。

《万事只求半称心》——朱光潜

以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为核心,以书信、以散文、以游记、以议论,谈人生、谈学问、谈文艺、谈美学。文字言浅意深,生动有趣,主旨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仿佛和一位温文尔雅的学长围炉煮茶、促膝对谈。不愧是美学大师,美矣乎哉!

《我与地坛》——史铁生

小时候读《我与地坛》,大概只觉得史铁生身残志坚,我们要向他学习。如今再读《我与地坛》,却止不住地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我无法解释这种变化的缘由,只能泛泛地说:人到中年了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时间说明不了任何事情。工作时长说明不了工作产出;年龄说明不了阅历;一万小时说明不了能力……凡此种种,都可作证。可是思来想去,我都拿不出任何理由,能比“人到中年”更能说明自己的心态变化。

也许,时间的确说明不了任何事情。但在某些情境下,它却如含蓄的诗句、留白的水墨一般,讲述了所有的事情。记得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么?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等到“听雨僧庐下”,如果再读《我与地坛》,也许又是另一番心境呢。

回到这本书。这次重读,我发现一个有点意思的细节:书的章节设置,本身就是一篇散文,一首诗,一段人生。

前四章(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合欢树、秋天的怀念),写作者二十一岁时双腿截瘫,满眼尽是悲苦、心酸、伤痛。

第五章(墙下短记),写“独自贴近墙根我往回走”,写作者逐渐定下心来,寻找出路。

第六章(黄土地的情歌),写“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写作者需要希望、需要爱情、需要诉说。

第七、第八章(我的梦想、好运设计),写如果我没有残疾,写如果我拥有好运……写作者在接受与不甘、如果和现实之间的摇摆与挣扎。

第九、第十章(记忆与印象,没有如果,只有历史)。谈谈“‘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写作者把记忆与印象化作历史,化作胆量。

第十一章(想念地坛)。写走出地坛,想念地坛,写“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第十二章(扶轮问路),写“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还用说写的是什么吗?

《死亡如此多情: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说来可以吹个牛,我的死亡观启蒙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那句豪言壮语:“我的死亡我会接受,无论众神与宙斯何时让它实现”。没想到,豪气干云的阿喀琉斯,也会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说出“我宁愿在人间为奴,也不愿在阴间称王”……你可真是个墙头草呢哈哈哈。

死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这本书当然教不了这个。除了迎面走来的死神,谁都教不了这个。

感性上来说,这本书有点像夜骐。能看见它的人会瞪大眼睛看着它出神,会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看不见它的人会瞪大眼睛看着它的位置发呆,想象着自己未来的经历和可能的感受。然而这种东西,哪里是想象就能够到的。

理性上说,这本书有点像游戏通关攻略。它让我见到了面对死神的人间百态,也让我去想自己应该如何通关。虽然在这个终极大魔王面前,不亲历一遍,谁也不知道攻略好不好使、装备够不够用。但至少,码了等于看了,看了等于会了。有了这点盲目的自信,也许就足够笑对死亡了。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李娟

作者:李娟。有这四个字,我认为就足够了。

足够了就见鬼了好吧!不带这么水的!

李娟的书简直是座宝藏。我去年读完了她的《记一忘二三》、《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九篇雪》和《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和《冬牧场》,今年读完了《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除了《九篇雪》和《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文字略带矫情,稍显不足之外;《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记录李娟自家的点滴,四本牧场写她跟随牧民游牧的生活随笔,《记一忘二三》更偏散文——都是富蕴黄金的金山。唯“宝藏”二字可以形容。

李娟本人也简直是做宝藏。她的书中写了母亲、外婆、继父和继父的女儿,却完全不见父亲的身影。从书中也可以看出,她从小跟随母亲做小生意,从四川辗转新疆,几乎算是居无定所。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生活,她的文字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悲天悯人,满满都是鲜活、明快的生活。唯“宝藏”二字可以形容。

除了上面这些书,她还出版了《火车快开》和《遥远的向日葵地》。我打算明年读一读。

《还是得活在日常里啊》——是枝裕和

这本书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与日本演员树木希林之间的对谈,主题是电影、文艺圈和艺人们的生活。大概文化和生活背景有差异,我很难代入对谈之中,也不太理解谈话内容。不过,这种形式我很喜欢。

《世间小儿女》——汪曾祺

汪老是个可爱的老头儿,汪老的文字也是可爱的文字。可惜汪老“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这固然无可厚非,只是我想看更多呀。

《吉卜力的天才们》——铃木敏夫

作为《千与千寻》的铁(nao)杆(can)粉,我自然最关注这部影片。原来导演眼里的千寻,和观众眼里的千寻,也不一样啊!原来无脸男地位是被制片人抬起来的啊!好多创作细节和内幕!有意思!

可惜附图大多是电影海报。我想看宫先生(居然不是宫崎先生吗)的私房照啊喂~!

《八九十枝花》——沈书枝

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八九十枝花》。

读《八九十枝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也一样”。仿佛作者和我是童年伙伴一样。然而她家在安徽,与我家距离七八百公里。相去如此之遥,为什么有如此多相似的童年回忆呢?这是个迷,令人着迷的迷。

小时候没有互联网,诸如“我去炸学校”、“xx的头像皮球”等童谣,总能做到全国统一,至少也是大同小异。也许,《八九十枝花》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顺带推一下书评:那些相似的、熟悉的、怀念的……

从今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总结到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差不多该写完了吧?

远着呢!后面还有17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好吧我承认,我原本是想从最后一本到第一本的。中间莫名出了点差错……就这样了。


小说

散文以“形散神不散”为上。要在“形寂”中“神存”,作者和读者都要多加用心。读小说可就轻松多了。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前几年我读过一遍《包法利夫人》。当时特别好奇:商人借给包法利夫人的钱,利息究竟有多高?催收到底有多暴力?竟能把人逼上绝路?

今年重读,我特别关注了包法利夫人与商人的借贷往来。我发现,除了偶尔没尽到告知义务之外,商人并没有太多欺诈行为。他甚至还一再展期、延期,帮包法利夫人渡过难关。

那么,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根源在哪儿呢?

我认为是认知。在包法利夫人的认知中,生活就是浪漫情调,就是锦衣玉食,就是夜夜笙歌。基于这种认知,她不惜红杏出墙满足情欲,举债购物满足物欲。永不餍足的欲望驱使她越陷越深,债台高筑。最终,债务如泰山压顶,情郎都弃她而去。包法利夫人走投无路,只得以死了断。

那么,包法利夫人的这种认知从何而来呢?

读书。是的,读书。我们常常谑称“读了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包法利夫人就是明证。

我没关系,没那么容易破防。就是我有一个朋友,有点汗流浃背了……

《灿烂千阳》——卡勒德·胡赛尼

我从这本书中读出了浓浓的寓意。

两位女主角,代表着阿富汗的过去和未来。她们的人生轨迹相交于战乱和苦难下的现在,逐渐从互相对立转变为彼此理解和支持。当故事高潮到来的那一刻,来自过去的用自己做柴,烧掉了困住未来的藩篱。火光灿烂耀眼,如一千个太阳。

不知道故事发展到现在(2023年),“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实话说,我对书中的战乱苦难描写有些麻木;更令我瞠目的是宗教和人性之恶。读完之后,万分庆幸自己生在中国,生在和平时期的中国,生在“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的中国。

《守望之心》——哈珀·李

哈珀·李以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闻名于世。鲜有人知她还有另一部作品《守望之心》。这两部小说其实由同一本手稿拆分而来,然而写作风格却想去甚远,实在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网上都说《守望之心》把阿迪克斯拉下了神坛。在我看来,真正变了的不是阿迪克斯,而是琼·露易丝。她在这个故事中成长了、成熟了,离阿迪克斯更近了。这才使得那个遥不可及的神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人。

只是这个成长过程有点太突兀了。全书几乎有四分之三的篇幅都在明争暗斗,最后只因一席话就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个转变未免太小儿科。也正因为争吵占了如此之多的篇幅,我拿不准本书的主题:到底是写弥合伤痕后的成长和成熟,还是在写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分裂和撕扯?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Go Set a Watchman》,因而也译作《设立守望者》。这个书名源自《以赛亚书》第二十一章第六节:”主对我如此说:‘你去设立守望者,使他将所看见的述说’”。由此看,这里的“守望者”似乎意在“记述者”,而非守夜人军团那种守护者。

阿迪克斯更像守护者。他在守护自己的信念,也在守护自己的故乡。

《三个火枪手》——大仲马

三个火枪手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四个朋友拔剑高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帮王后夺回了项链,又一次挫败了红衣主教的阴谋。

其实这个故事只占了小说篇幅的三分之一——全书六十六章,第二十二章就已拿回了项链。后面的故事节奏不如前文紧凑,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这故事的结局实在叫人大跌眼镜。非要解释的话,可能是这么回事。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以及两部续篇——都改编自《达达尼昂先生回忆录》和《德·拉费尔伯爵先生回忆录——路易十三朝末年至路易十四朝初年大事记》。两本回忆录记录了同一段历史,由之改编的小说自然也不能太过偏离这段历史。因而,无论火枪手和主教卫队之间如何势不两立,无论国王、王后、主教之间怎样势同水火,故事结局终究要回归历史线。

对了,为什么主角团队明明有四个人,书名只有《三个火枪手》?这是因为达达尼昂此时隶属禁卫军,而非火枪营,还不能被称作“火枪手”。网上流传本书全名是《达达尼昂先生与三个火枪手》,简称《三个火枪手》。这个说法并不对。这本书的法语名是《Les Trois Mousquetaires》,其中"Les Trois"表示“三个”,“Mousquetaire”指的则是17世纪法国国王的火枪卫队成员。《三个火枪手》正是书名直译,而非简称。

《二十年后》——大仲马

大仲马从那两本回忆录中改编出一套三部曲。《二十年后》正是第二部。

由书名可知,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一部的二十年后。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如今已经奔四而去了。幸而时间说明不了任何事情。年近四十的达达尼昂,仍然秉持着二十岁时的热情、勇气和友谊,仍然坚持为自己的目标一刀一枪拼到底。真是让人又羡慕又感慨啊。

与《三个火枪手》相比,《二十年后》的历史味道更加浓烈。这本书以法国的投石党运动为背景,对这一历史事件做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描写。读这本小说的同时,不妨也了解一下这段历史。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发出“真不愧是革命老区”的感慨的哈哈哈。

三部曲的第三部叫《布拉热洛纳子爵》。我没找到电子版资源,所以没有读……哪位有电子书,可否留言联系我哈哈哈。

《如雪如山》——张天翼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我感觉故事性不太强,既有点小说、又有点散文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故事中的细腻情绪。仿佛闷热的夏天里,一滴冰水从领口滴到背上那样,流过的每一厘米都那么清晰、泠然。这些情绪在皮肤下、鼻翼间,隐隐的、慢慢的,蔓延到全身。最后,伴随着小小的“欧亨利式”结尾,愕然也释然。

这本书荣登“豆瓣2022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榜单第一名。读过之后,嗯,名副其实。

《变形记》——卡夫卡

去年读过卡夫卡短篇小说选集后,他的小说一度让我望而生畏:太过隐晦了!太过隐晦则近于晦涩,过于晦涩则难以卒读。要不是读书会活动,我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再碰卡夫卡。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变形记》算得上比较容易理解了。至少读书会的小伙伴们都咂摸出了滋味,比后来读他的《审判》要轻松得多。

《审判》——卡夫卡

如果说《变形记》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八爪鱼,那么《审判》就是克苏鲁本尊。太晦涩了。

我一开始以为本书讽刺了政治或法律;后来又认为讽刺对象是舆论、道德;接着又把矛头转向了宗教。最后无所适从之下,打算看看别人怎么解读。

然而一查书评,发现大家同样莫衷一是。有的说本书抨击了社会和法律的“现状”。有的说这是“荒诞派”小说,可以开放性解释——也就是爱咋理解咋理解。有的基于卡夫卡的家庭生活,认为卡夫卡写的是他对父亲的感受。有的从卡夫卡的写作历程出发,说本文是从“形而下的现实生活体验已升华为形而上的精神拷问”的。还有考虑到卡夫卡拿了法学博士学位,认为本文是讲“抽象的法”和“集团的无名权威”的。

除了“开放性解释”之外,好像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点:这本书与宗教无关。我就这么被打脸了。

《刀锋》——毛姆

作者:毛姆。有这四个字,我认为就足够了。

这回真够了。毕竟,毛姆可是文艺青年的标配啊——随着文青泛滥,更有变成最低配置的趋势。

顺带推一下书评:刀锋与六便士

《小妇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儒家以礼乐为教化工具,讲究“寓教于乐”,不知被诟病了多少年。在“88本塑造美国的文学名著”、“百本英国全民大阅读(The Big Read)最受欢迎小说”中,也有《小妇人》这样的“教化之书”。怎么就没听见骂声呢?

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而是说不用一听“教化”就反胃。中国的教化、外国的教化,有些东西并没有错。

我也不是说这本书没问题。有些东西确实没错。也有些东西,我接受不了。十七八岁小姑娘嫁给四十多岁小老头我也就忍了(反正不是我闺女……),什么叫“四姐妹当中必须有一个人嫁得好……所以我来吧”?什么叫“走了身边的姐姐,就找了妹妹,照样幸福快乐”?

哕……

《劝导》——简·奥斯丁

据说欧洲读者喜欢简·奥斯丁胜过夏洛蒂·勃朗特——就是《简·爱》的作者,而中国读者恰好相反。不知道别人如何,我的确如此。

简·奥斯丁笔下这种小乡绅谈恋爱的书……文笔也许确有可观,可人物、生活、以及爱情观,实在令我难以接受。我几乎是捏着鼻子读完了《劝导》,之后再也读不进《傲慢与偏见》了。

而且《劝导》这本书……据说奥斯丁想修改这本书的结局。要我我也改,现有结局太仓促了点。而且人物感情变化也有点突兀,感觉铺垫不太够。

《正红旗下》——老舍

老舍先生的带自传性质的小说。有时叫人哈哈大笑,有时又叫人牙根痒痒。可惜没有写完呐。


传记

曾几何时,我非常喜欢读人物传记。读人物传记,可以让我从别人的人生中,探究各种可能性,从而找到自己的路。

如今人生过半,路线定型,传记的意义大打折扣。今年虽然读了两本,但已不复过去的热情了。

《毛姆传》—— 赛琳娜·黑斯廷斯

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会想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吗?

如果东一鳞西一爪地读书,我觉得无所谓。如果读书逐渐系统化,尤其是围绕某位作者展开阅读,那么“知人论世”就应当受到重视,作者的传记也就应当提上日程。

读《毛姆传》,就出于这个原因。毛姆的小说,故事精彩、言辞毒辣,描写人性鞭辟入里,隐约有些同性恋和厌婚倾向……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根源。同样可以找到的,还有他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原型——“他会把真人真事不加多少修改就拿来用,纸面上的情节与现实里的事件高度重合,少有掩饰”。此外,毛姆的一生比小说还精彩。就当看小说、看八卦,这本传记也不会让人失望。

但是,作为一本作家的传记,既没有生平年表,也没有作品目录,我觉得有点说不过去。文中还常常又译模糊时间、空间和人物,让人理不清时间线,有点迷糊。不过这些模糊的文字,对于了解毛姆的一个片段、一个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顺带推一下书评(也算不上书评):毛姆年表

《朱淑真诗词传:闲品<断肠集>》——孟斜阳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人物小传,以及对她的《断肠集》的解读。比较适合中学生、小年轻们编织绮丽的诗词之梦。


其它

《浮士德》——歌德

刚读完时,就像小学生读滕王阁序。每个字都认识,凑一起就不懂了。而且,歌德引用了不少西方典故,同时有改动了它们的原有情节。如果不看注释,真让人“白头搔更短”,“云深不知处”。

读完第一天,开始回味。好像明白了一点:韵脚,辞藻,西方典故故事,情节梗概,人物性格,和可能的主题。又好像更不明白了:典故故事与诗歌的关联,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故事主题的深层含义……

可以慢慢品读,慢慢咀嚼,慢慢回味。当然,更现实的做法可能是把它放到床头,当做睡前催眠读物。只要不开动脑筋去探究词句背后的深意,保证三页之内就会打呼噜哈哈哈。

另外,孟京辉工作室排演的话剧《浮士德》也很不错,值得推荐。嗯,也许我应该写写剧评呢……

《好手艺:中国古人传统工艺彩绘图志》——侯印国

用外销画册作为引子和线索来讲中国传统工艺,有点意思。但个人觉得讲得太浅太略了,即便做入门读物也不太能勾起我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数了一数,读了五十多本,写(敲)了两万来字。手指头都快断了。

2023年就这样结束了……好像也没啥好说的。

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快乐,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