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意义,我想先讲几个人和他们的故事。
几个人,几个故事
A的故事
A出生在农村,完全靠着自己奋发图强,考上了清华。他真的吃了很多苦啊,起早贪黑的学习、背诵、做题。从农村到县城上中学,发现英语、数学完全跟不上,花费了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精力才追上来。高中三年,为了有更多时间来学习,他甚至很少回家,家里的农活全都交给了父母双亲。
终于上了清华了,似乎可以吐一口气了。可是他突然发现,“上清华”对他来说,是一条“挟泰山而超北海”的荆棘之路。可是对身边很多同学来说,却是一条如郊游一般的坦途,甚至是开开后门就唾手可得的捷径。他人生前半段重如泰山的一件事情,突然间变得轻如鸿毛了。
他不知道自己拼死拼活努力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往后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B的故事
B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他立志要考研究生要考一所名校的研究生。经历了一年半的起早摸黑、披星戴月,他通过了初试。
在复试前,他来到那所名校,准备联系导师。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向导师们发出请求总是遭到拒绝……那段日子里,他每天早上从半地下的招待所中醒过来,洗掉脸上的泪痕,打起精神去找导师;在一天里被拒绝八次、十次、十五次……最后拖着灌了铅的腿回到这个临时住所,用被子捂住头,哭着入睡;第二天再洗掉泪痕,继续出发……
C的故事
C是一位女生。她家境殷实,成绩不错,外貌也很上相。因此,从小到大,父母、亲戚、师长甚至同学,都对她有求必应,从来舍不得让她受到一点点委屈。
后来,她去了外地上大学,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可是这一次,她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应:那位男生始终不能接受她。她几乎用尽了一个女生能用的所有方法,就是无法打动那个男生。
从被爱如珍宝捧在手心,到被视同瘟疫避之不及,她的自尊、自信,以及其它所有正面的自我认知,全都摔得粉碎。她患上了躁郁症。
D的故事
D也是一位女生。她父母不和,离婚、复婚又离婚。她感情坎坷,在不懂得爱的时候错过了爱她的人,又在学会了爱的时候遇到了不爱她的人。她学业不顺,研究生导师几乎没有给她提供任何指导,只是一味地催促她做实验、发论文。
她得不到一星半点的支持和帮助,举目所见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指责和压力。她顶不住,也陷入了躁郁症。
E的故事
E很爱他的女友。可是她似乎并不爱他。她不断地支使他,贬低他,责骂他,甚至动手打他。她把自己遇到的一切不顺心的事都归咎于他。她和他父母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对爱情产生了动摇,他对父母有深深的愧疚,他的过去充满了悔恨,他对未来无限地怀疑。
F的故事
F是一名国企员工,在国企的几年里,打拼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可是孩子出生后,养育孩子的支出使得国企的收入变得捉襟见肘起来。他左思右想,跳槽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薪资翻了一番,压力也骤然提高。在连续几个月的加班、熬夜、通宵之后,他放弃了高薪,再次回到了原先的国企。可是因为当过“逃兵”,他在国企的前途也黯淡了许多。
他还在为孩子的支出而焦虑,为跳槽回国企而悔恨,为不敢再次跳出国企而羞愧……
G的故事
G是公司的骨干,工作中几乎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一年他打算跳槽,参加了很多次面试。
一次一次被面试官“吊打”之后,他渐渐发现他自以为的水平与自己的真实水平之间有很大的鸿沟。他自以为是行业翘楚,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平凡一员。他自以为是法拉利超跑,可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老旧的轮胎。
从人中龙凤到普通一兵,这个落差太大。他的自信心在这个落差中被摔得粉碎。
这些人都是我认识的人,这些事都是他们的真实经历。我还认识很多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其中甚至有自杀身亡的。只是我不太清楚他们的经历,没法写下来。
关于人生的意义,我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有大道理,也有这些人和这些事。
其中有个人跟我说,他在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万念俱灰时,拿起了《人间失格》。他说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为大庭叶藏流的眼泪:那也是为他自己流下的。他对自己的所有贬低、否认、忽视、压抑,他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能在大庭叶藏身上找到投影。
在这样痛苦的共鸣中,他找到了一点点力量:他不是孤身一人。这个世界上,有人和他一样,有人能理解他,有人能拉他一把。
所以,想了许久,我决定先讲讲他们的故事。
当然,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们的生活也还在继续。A在道观、寺庙中流连若干年后,找了个推销员的工作。C和D都在接受心理治疗。E和F在慢慢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比上不足。G最终还是跳槽了,在工作中一点一滴重新积累自信。而那个B呢,他在帮助D通过认知疗法,走出躁郁的困扰。
可惜的是,还有另外两位选择了自我了断的朋友,我们都已无能为力了。
几个方向,几种思考
关于“人生的意义”,可以试着从正向“演绎”一遍。
首先,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公理”,也是这个“演绎”过程的前提。相信这个前提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然后,让我们把趋利和避害分开来看。
趋利
趋利使得人有了欲望。从子曰食色性也,到马斯洛口中的五阶段需求层次,人都在满足自己,都在让自己过得好、过得更好,都是在“趋利”。也许有些行为在客观上有百弊而无一利(比如XD),但是从当事人主观上来说,这就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
然而,人不可能万事如意。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就给人带来了痛苦。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求不得”。想吃东西而没的可吃,是求不得,是痛苦;想睡觉而睡不着,是求不得,是痛苦。想读研而没有老师愿意接收,是求不得,是痛苦;想恋爱而被告白对象拒绝,是求不得,是痛苦。对自己认知过高,本质上是期望得到高标准的认同,结果发现自己不过“泯然众人”,这也是求不得,也是痛苦。
当然,有些人自己过得很好,自己并没有什么痛苦。但人类有记忆、有共情。人能感受到其他人遭受的痛苦,并因其他人的痛苦而痛苦。
诚然,求不得也不一定引发痛苦。用矛盾论的话说,“求”和“不得”之间有对立斗争,也有辩证统一。如果这对矛盾能够得到最终结果——无论是矛盾四种结果中的哪一种,我们都可以免于痛苦。以想吃东西而不得为例。如果我点个外卖,填饱了肚子,那就是“求”战胜了“不得”,痛苦也就消失了。如果我告诫自己“我要减肥”,从而改变了自己想吃东西的念头,那就是“不得”战胜了“求”,我们也感受不到痛苦。如果我饿得太狠,把自己饿死了,那就是矛盾同归于尽了。如果我竟由饿肚子而学会了辟谷,那就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了新的事物,这对矛盾也就不会再给我带来痛苦了。
可见,只有在无法解决矛盾时,求不得才会给我们造成痛苦。一旦这对矛盾结束了对立斗争——哪怕只是还留存有解决的希望,它们带来的痛苦也就随之消失了。实际上,这不仅限于“求不得”的矛盾,其它矛盾也是如此。
趋利产生欲望,欲望(可能)造成痛苦。我想,这条通路我应该说明白了吧。
避害
感受到痛苦之后,人的避害本能就要开始发挥作用了:怎样可以让自己不痛苦、至少不那么痛苦呢?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结束矛盾的对立斗争,让它走进四种结局中的任意一种,真的,任意一种都行。
“求”战胜“不得”?只要能得到这个结果,甚至于只要能看到希望,再大的痛苦、再多的痛苦,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但要得到这个结果,我们往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常常还要看别人、看机缘、看环境……总之,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却不是一条必然之路。
二者同归于尽?比如……死亡?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出路。但它同时也是避害这一本能决不允许的路。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大的意志力,人才能违拗自己的本能啊。有人说,自杀者是最勇敢的懦夫,也是最强大的弱者。唉,这大概也是我们为他们惋惜的原因之一吧。
二者融合成为新事物?这比“求”战胜“不得”还要困难。
思来想去,最简单的就是“不得”战胜“求”这条路了:因为人们只要控制住自己的心神、只要改变自己的认知,用新的观念消弭欲望,就可以让自己接受现状,从而终结这对矛盾带来的痛苦。
例如,饿肚子时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减肥”;加班熬夜时告诉自己“做完了就请假休息”;异乡求学思念亲人时告诉自己“学好了给爸妈长脸”……都是这样的道理。
这种“新的观念”,通常都有一定的超越性:它总是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整个人生,甚至着眼于全社会、全人类,甚至是形而上的、宗教性的观念。它就是闭口不谈眼前,因为它无法实际性的解决眼前的问题,它只能用自己的超越性来让人相信“眼前的困难是有意义的”。
它就是那个“意义”,就是人们口中的“人生的意义”。
超越
实际上,我从“人生的意义”本身出发,用反证和归谬,也能得到相同的结果:所谓“人生的意义”,只是在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时,让我们借以止痛的麻醉剂、安慰剂而已。
最近看了一本哲学史的科普书籍,名叫《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的某一章节中,作者提到,哲学家们已经借助严谨的逻辑证明了:人类的理性只能得到诸如“花是花”这样的“废话”、或者得到“这朵花是红色的”这种经验性命题,而得不到任何真正具有超越性的、真正形而上的新知识。
也许我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也是受了书中这一论断的影响。人的全部生活、所有理性,都只在形而下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因而,人生根本没有什么形而上的、超越性的意义。或者说,这样的人生意义,本身就没有意义。
现实
在否定了这样的人生意义之后,我开始专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面对、去解决。有一阵子,我仿佛感觉不到情绪了,快乐和悲伤都仿佛离我非常遥远。我后来有点明白了:这就是专注于问题本身带来的“副作用”。
有情绪说明遇到了问题,有问题那就解决问题,问题没了情绪自然也没了。熟练之后,从觉察情绪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会加速,有时快得情绪还来不及发作、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所以我会感觉不到情绪。而正面的情绪呢,又因为我习惯性的忽视它甚至有意屏蔽它,而感受不到它。
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心的宁静。也许是脚踏实地带来的安心,也许是没有了情绪起伏而得的平静。不论什么原因,我感觉自己收获了真正的人生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内心的安宁。
这种意义,与前面所说的那种“超越性”的意义有关联也有区别。解决问题的意义,包含了超越性的意义:后者其实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前者其实是后者的一种更全面、更准确的描述。但前者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后者则是超越性的,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儒家没有变成宗教,就是因为儒生们都在积极入世。
这样一来,人生的意义就变得非常的现实、可行,也许甚至有些庸俗了:
一个一个、一步一步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
后来,在认知行为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也得到了一些“例证”。当认知偏差、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来改善情绪,通过做一些事情来修正认知,最后摆脱抑郁的困扰。
在我的理解中,认知行为疗法生效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去做事,去解决问题。这恰是人生意义所在,所以能给人以温暖、力量和方向。
诚然,这很“实用主义”。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世当中,对彼岸世界一无所知也无能为力。我们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让自己在现世中活得更好一些。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西方传入的宗教,全被中国人拿来当作了求财求子求学的工具,唯一的本土宗教求的是长生。所以,实用就实用吧,它并不比别的哲学更低级。
补充一句,有时我们会有“无名火”,会因为空虚而感到失落无力,会莫名其妙感到情绪低落。这是因为我们遇到了问题而不自知,我们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更加无从入手去解决问题。
只要能找到问题所在,尝试去解决它,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最后,我的这些观点,与《活出生命的意义》、《非暴力沟通》、《心流》、认知行为理论和《哲学家们都做了些什么》都有密切关系。有兴趣可以读一读。
到这里,关于人生的意义,我基本上倾囊相告了。汇总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活在现世,一步一步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