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课》很泛泛的讲了一遍经济学理论从古至今的发展,以及古往今来大家们的各路观点。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些可能只是皮毛;对于门外汉来说,这本书倒不失为一本入门的好书。
从人们发现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之后,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似乎就一直围绕着它展开。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和“有效市场”,都是“无形的手”发挥作用的前提。但同时人们不断质疑这两个前提,并围绕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又提出了大量的新的理论。这就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收获的对经济学的一点认识。
当然,收获不止这一点。作为“如何使用资源”的指导理论,经济学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国家、社会、市场、公司的经济运行情况,也能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助我们一臂之力:“人力资源”也是一种资源。如何让项目团队这个“市场”自发有效、如何借助领导权威来“干预”团队行为,经济学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有趣的视角。
以下是各章节的书摘和笔记。
经济学研究什么?
关于经济学研究什么,这本书从好几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经济学是对社会以及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如何使用资源(那些用于生产像是面包和鞋子这样有用产品的土地、煤矿、人力以及机器)的研究”。同时,经济学关乎生死。不是狭义的生死,而是广义的。不过这么说有点牵强:广义上来说,太多事情关乎生死了。
回到资源的话题上来:经济学上所谓资源是“稀缺的”。菜昂内尔.罗宾斯就将经济学定义为稀缺性的研究。同样的,这里不是狭义的稀缺,而是广义上的有限。或者是否可以说:资源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是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那么…不对,这种资源也是有成本的。所以,稀缺性不等于有成本。但是,稀缺性一定有成本。
有一种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成本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使得我们必须不断作出选择。
软件工程实践的一个问题就在于团队没有成本意识,更没有机会成本意识。没有成本意识就不会有需求可行性或者投入产出分析,没有机会成本意识就不会有优先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团队会忽视开发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软件工程前期的需求、设计等工作总是习惯性被忽视,大不了返工、加班嘛!
经济学研究如何避免稀缺性导致的糟糕影响。换句话说,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得到最大、最合理的产出。没有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的话,根本不会有这方面的意识、研究和行动。
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经济体使用资源、制造新产品。那么经济学实际研究的是如何使用资源和分配产品?经济体的关键是公司、工人和消费者。工人和消费者好理解,公司和工人应该归为一类吧?生产者?此外还有金融体系和政府,它们都可以影响资源如何分配。
经济学教你准确的观察加明智的判断。换句话说就是估值和决策。而且,必须承认人家说的有道理:决策问题其实也是估值问题。当你能准确评估出两件事情的价值、并加以比较时,做什么决定岂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经济学要有冷静的头脑,善良的心地。要有自我批评的眼光,超越自身局限的视野,以及训练有素的观察世界的方法。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而且,作为工程师,我还要有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改造世界的路线图。
所以,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在刚读完这一章的时候,我个人理解是成本、收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资源带来成本和收益,经济体消耗成本、产生收益。经济规律、法则决定了投入多少成本可以得到多少收益。而这一切——了解成本和收益,是为了作出更好的决策,从而改变世界。嗯,改变世界(这个想法还真是中二)。读完全书之后,我觉得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让市场生效——无论是交给市场自己,还是由外部进行干预。当然,市场生效的目的也就是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就是用合理的成本获得合适的收益。
翱翔的天鹅——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这一章很简要的阐述了经济学的缘起,以及货币、交换的一些起源。
希腊哲学家奠定了西方思想的传统。中国哲学家奠定了东方——至少是东亚思想的传统。
“直到更为复杂的经济种类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萌芽后,人们才开始思考经济问题”,更早期的采集、狩猎模式下,没有经济问题方面的思考吗?无法考据了。但是,完全没有是不可能的。十个人分一块肉,部落酋长所面临的选择何尝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呢?只不过,可考的、比较系统的还是要在更为复杂的经济体系下才会产生。只做1+1是不会得出哥德巴赫猜想的。
不必自己生产食物,是生产力和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然出现的社会分工。随之而来的是交换,一般等价物也就呼之欲出了。嗯,政经学得还可以吧!
所以,税收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也就很清楚了。分工需要组织和制度,这些组织和制度要维持和执行下去,必然需要资源,更不必说维持组织和执行制度所需的人。这些资源就靠税收来获取。嗯,在奴隶制之后靠税收获取。
对普通人来说,工作是生存的保障。对全人类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期望工作由生存的保障上升为生活的意义,这有点太理想化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城邦为蓝本,但是从本书(《经济学通识课》)的描述来看,理想国似乎是以斯巴达为蓝本的?它是高度集中的吗?它奉行集体主义吗?农民之上是武士吗?没读过理想国,但是根据城邦政治形态来推测,这似乎不太可能。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马其顿王国(帝国)时期,他的观点与城邦时期的柏拉图大不相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最早的货币理论。“亚里士多德阐释了经济领域里的基本点:以物易物。货币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他说道。如果没有货币,你就不得不到处背着橄榄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鞋子,而且还得足够幸运恰好找到需要橄榄的鞋匠”。
货币的出现分割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专为获取交换价值的生产、交易活动随之出现,也就是工商业。或者,也许是工商业催生了交换和货币?无论如何,交换、经济学是伴随着工商业出现的,这一点应该是共识。因而,古希腊出现经济学就很正常了,它的工商业条件太得天独厚了。
借助交易而非劳动来获取财富是“不自然”的,钱生钱尤为“不自然”。可是由复利中计算得出的常数却被命名为“自然底数”,好像有些尴尬。亚里士多德对借贷的抨击影响了之后几个世纪的经济学观点,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奥。
《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上帝的经济——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纳
这两个人都是基督教——也许应该说是天主教中的两位,嗯,圣徒?至少是中世纪著名的神学家。我听过圣奥古斯丁的名号。后者…不知道我记忆是否准确,他解决了上帝能否造出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的问题。
中世纪也并非是完全的黑暗时代。教会保存和吸取了古希腊的很多文化果实。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就脱胎于古希腊的乌托邦,这样说大体不错。
中世纪的封建经济,是“统治者们需要武士抵御外来民族的入侵。武士需要高昂的支出,国王会赏赐武士土地以奖励他们的忠诚。武士们承诺在国王需要的时候征战沙场”的体系。与中国的基于血缘宗法的封建制度不同,西方的封建是基于承诺、契约的。
中世纪的经济不是由利益和价格控制,而是由宗教控制。这很费解。天主教要求人们捐献出私人财产,这是他们控制经济的原因或者方式吗?
信仰上帝让阿奎纳写下了逻辑学著作,让牛顿写下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信,并一探其究竟,接受质疑、问题和反对意见,在往返之中找到生命力,这才是信仰。
阿奎纳的观点是上帝赋予了人们不同的角色,人们应当遵循上帝的安排去种地、当兵、做工匠或商人,以及做统治者。这是天主教的经济观吗?“天职”,似乎也能说得通。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相匹配吗?我不知道。目测是的:那是个劳动力匮乏的年代。但是,阿奎纳并没有把上帝和财富对立起来:只要获取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只要获取的财富不超过自身所需。对比之下,虽然中国有《管子》这样超前的饱含经济学思想的著作,但是从孟子以后就“何必言利有义而已”,仁义和利益从此二元对立起来了。
怎样是正大光明、不超自身所需的呢?阿奎纳认为“只有在没有任何欺诈或者垄断性的强买强卖的群落中正常收取的费用才是公正的”。可见商业活动中的诚信、品控一直是个问题。
托马斯·阿奎纳
另外,关于利息…它对金融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过于依赖利息确实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中国正在进行的去杠杆工作,
“阿奎纳写作于欧洲重新开展交易和商贸的年代”,也许那已经是文艺复兴的前夜了:“威尼斯创立了古代以来第一个商业帝国”,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也许已经兴起了。商业贸易催生了金融,银行业、保险业方兴未艾。
商业繁荣产生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影响:城市商会可以从封建贵族手中买下城市的管理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城邦、一个商业自治城市。这在东方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以上帝和利益的名义”。有点意思。
寻找黄金——重商主义
统治者和商人之间的联盟,被称作“重商主义”。封建统治者仍占主导,此时的经济学主题“通常是国王和王后如何能够更好地管理国家的财富”,大约是国家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不知《国富论》是否此时著就。
重商主义产生了金本位吗?“然而在重商主义时代,黄金是购买的唯一介质,随着商业的发展,人们所需要的更多有用的物品,不论食物、土地还是劳动力都得依靠黄金进行买卖。如今政府可以通过印钞的方式造钱,在古代王室只能付给军队和城堡真正的黄金才能保卫他们的疆土。因此,重商主义者们并没有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在对黄金的热爱中迷失方向”。这一大段阐述中的“因此”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从“因此”之前的论述来看,重商主义者们正在“对黄金的热爱中迷失方向”啊。
贸易逆差导致黄金储备减少。马利纳提出的政策是限制黄金出境。嗯…好眼熟啊!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托马斯.曼的建议是扩大出口、创造贸易顺差。但这可不容易。中世纪的欧洲借助地理大发现来创建殖民地、开拓海外市场,以此扩大出口。川普比较绝…在海外市场趋于饱和、出口乏力的情况下,他干脆通过贸易战来限制进口,希望借此扭转贸易逆差…脑回路不一般。
抑制进口也是“自古以来”的:“当时的《禁奢法》全面禁止昂贵(奢侈)产品。在英国,炫耀者会因为身着绫罗绸缎而被囚禁,很多进口商品被列为非法奢侈品”。奢侈品税由来已久啊!
海外市场的繁荣催生了“公司”。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统治者赋予商人直接和当地进行买卖的权力”:这权利需要统治者授予吗?嗯…但是突然我又明白了:税。这权利是通过关税、印花税等方式授予的。依法纳税才有权参与市场活动。
有利于商人的未必有利于国家。经济学的很多观点就是这样:看起来只是描述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实际上意义深远。
进口并非坏事,这毋庸置疑。商业是可以实现共赢的。
盲目推崇贸易顺差的重商主义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抵制,因为谁都不想花的多而获得少。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就是一例。如今美国的贸易战政策也是会是这个下场吗?
重商主义串联起了中世纪和全球化时代。骑士们一去不返了。《堂吉诃德》一书似乎就写作于此时,并且也含有这个主题:“骑士制度的时代一去不返了”。世界由上帝的手中转向了金钱的手中。
堂吉诃德与桑丘
自然的馈赠——重农主义
这一章由税收问题切入:向谁征税?额度多少?
重农主义者以土地为财富的根本来源。这显然偏激了些。但净产值是重农主义者提出来的:“魁奈相信盈余是经济的生命力,他称其为‘净产值’(net product),即农业生产(总产量)中满足农民自身需求外多余的部分”。
因为农业生产创造净产值,所以需要保护和发展的是农业,而非手工业和商业。应该加税的是手工业者和商人,而非农民。
这事儿有点道理。农业产品是吃饱饭活下去的必需品。谷贵伤民。工商业的产品——虽然有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原料,但是也有纯粹的消费品。例如奢侈品………所以奢侈品的高关税是有道理的。进口奢侈品是纯粹的花钱,而完全不能变成收入。
同业协会可以保护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利益。搞笑的是,日本的农协却成了盘踞在农民头上的吸血鬼。但是这种保护未必是进步的。想想出租车司机们抵制网约车,简直野蛮。同业协会也许是工会的雏形?或者是一种垄断形式?
魁奈提出了第一个经济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资源在经济体中流动。农民生产粮食,支付租金。地主购买工业品,手工业者向农民购买粮食——虽然简单,但是意思表示清楚了。
“政府最好不要干预经济”,魁奈算是自由市场先驱者吗?
魁奈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个人利益能否和一个良好的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斯密提出的一个基本经济问题。这好像就是前阵子我们讨论的利人与利己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一个死穴在于:“只有当人们诚实守信,个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才会有益于社会”,但如何保证人们都诚实守信呢?
“看不见的手”,这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斯密也分析了分工系统,他的分析实际上就是流水线作业的基础。但是为什么真正的流水线是在美国诞生的呢?分工是必然的,在规模生产中也是有益的。
“一个国家的收入(国民收入)等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生产的所有商品的全部价值”,这也是斯密提出的。时至今日经济字家们仍支持这一观点。
总体上,斯密是自由市场理论的创始人。市场应该交给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亚当斯密。来拜一拜。
谷物遇上钢铁——工业革命下的因果链条
如何在资本家、地主和广大劳工之间分配财富?劳动是使得生产资料变成财富的根本手段,但是生产资料、工具和生产关系的革新是财富爆发式增长的来源。所以简单粗暴的做法是平均主义?但事实上不可能。如果财富增长的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来自资本,那它就理当获取百分之八十的利润。
很残酷,也很可悲。劳动创造价值,但不能将其转化为价格。马克思想要用社会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大约就是为了甩开市场定价权来为劳动重新定价吧!大跃进期间用工分来记录劳动成果、确定分配标准,现在公司用考勤来衡量工作成果——虽然看起来很像,但是其动机完全不同。另外,马克思的标准也无法衡量创造性工作或者脑力劳动。
地主的利益永远和其他人相悖。这里有个问题是:高昂的谷价一定会反映到土地租金上吗?也许可以参考房租。完全靠房租生活的人(地主基本就是这样),他的一切生活成本都要靠房租来承担。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租金上涨。但只有真的供大于求时,租金才有可能下跌。而且,与地主、房东相关的任何一个人收入增长,都可能导致房东的成本增加:农民增收意味着食物涨价,工人涨工资意味着消费品涨价,等等。所有这些成本最终都要通过租金的方式抵消掉收入的增长。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地主的利益与其他人相悖的原因吧。
这大概可以解释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更迭规律。国家这个最大的地主却与他的人民利益相悖,如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那么矛盾积累、量变引发质变,流血造反、改朝换代就是不可避免的。
李嘉图指出地主的问题,并争取到了废除《谷物法》。本质上是在为新兴资产阶级请命。但是,没有发生谷贱伤农的问题吗?没有引发粮食命脉被外国掌控的问题吗?
同时擅长两件事,就要两件都做吗?李嘉图给了一个方向:考虑二者的机会成本,从而得出“相对优势”的比较。
通过逻辑探寻规矩,通过理性探寻真理。
李嘉图
理想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意味着进步,也同时意味着更多的、更新的社会问题。
商业社会造成了人们情感的冷漠和疏离。大概这是如雨果、托尔斯泰等思想家会肯定和赞许东方伦理道德社会的原因吧!
一个更好的世界不能依靠人民的善意。人性是逐利的。
其实有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社会主义大多是在习惯于极权政治的东方实现的呢?俄国、中国、朝鲜,都是这样。有一点可以确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都要求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巨大作用。在深深植根于自由市场的西方,这恐怕是不可接受的。而在东方却有些顺理成章。
著名的三位空想社会主义先驱
太多的人口——马尔萨斯与《人口论》
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贫困。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总量有限,人口无限增长必定导致资源不足。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人口多多益善,或至少应保持稳定交替。超出此范围则有问题。由于有范围上限,多多益善不是无限增长。
人们容易困在最低生话水平,即所谓“工资的铁律”。人口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不外如是。
人口陷阱理论的问题在于其前提:资源有限。尤其是粮食生产,在马尔萨斯的年代,粮食增产也许只能靠增加耕地面积来实现。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源的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都大幅提升,人口上限被极大的提高了。因而,人口陷阱理论更多的要让位给人口红利才对。
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并没有改变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指的是总量有限。也因为总量有限,所以马尔萨斯陷阱仍然存在,只是被推迟了而已。
马尔萨斯
世界工人——马克思与共产主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支持的,而非马克思首创的。
共产主义把一切经济和社会关系全部归因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应该说这是它的一个很大的局限性。不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点,很有道理。
大家应该很熟悉这两位了:马克思与恩格斯
完美的平衡——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效益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杰文斯提出,由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完成。
根据边际效益,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供需法则。
理性经济人。衡量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后决定自己行为的人。作为程序员,用最少的工作、代码来实现最好的系统、功能,大概就是理性程序员吧!
古典经济学关注市场如何掌控经济并使其繁荣。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理性的个人如何掌控市场。
挡住阳光——自由贸易与保护政策
“挡住太阳”是一个梗,来自于一封玩笑性质的信:蜡烛厂家要求挡住太阳以拯救此行业并借此发家致富。
这个观点是受美国开国元勋们追捧的:政府应当为本国经济提供帮助。国家贸易和个人贸易不能混为一谈。
一种保护政策是收税,这是最容易想到的。
中国禁止英国在中国卖鸦片可不是简单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本土的经济、贸易。毒品可是人命关天的问题。
贸易保护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看看百度吧!没有了Google,它都做了些什么。
是逻辑推理?还是历史和事实?投后者一票。逻辑推理是没有明确的事实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
战争的利益——帝国主义
列宁认为:是资本主义自身引发的矛盾导致了战争。经济互联(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互相关联的。
霍布森的观点似乎是这样的:资本家在国内扩大投资所能获取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因而他们会倾向于扩张国外殖民地,以获取更便宜的原材料和更大的市场——即更高的边际收益。但是,无论是资本家扩大投资还是扩张殖民地(这往往要依靠战争),工人们都无法从中获利,甚至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一观点也可以解释现在的一些事情。随着经济下行,互联网企业对技术、人力的投资所能得到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少。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开拓殖民地,因而只能用一些低劣的手段压榨“工人”。美国自身经济找不到增长点,因此川普不惜一切地打压全球各大经济体,本质上也是要把其它经济体当做自己的殖民地,要用殖民地的血肉来供养美国经济。
通过更加公平的再分配,可以解决帝国主义的问题吗?对帝国主义来说,似乎是可以的。提高工人收入,可以促进消费,或者叫刺激内需。从而使得扩大投资仍可以得到相当的收入。但是,再怎样说,这种收入也不会比扩张殖民地来的多。
对眼前的问题,例如贸易战及其起因,似乎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是经济找不到增长点,而不是工人买不起商品。
《帝国主义论》——列宁
吵闹的小号——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前提是:资本主义市场会失败,即无法正常的使用资源。庇古提出的“规范经济学”是福利经济学的先锋,这一经济学分支可以用于检验经济形势。
首先,市场是一个整体,应当全局考虑怎样使用资源才能利大于弊。但是,市场中的人是个体,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得失。当然,个人的得有可能带来整体的得,而不一定是失。
这些会对外部的人或公司所做的研究即“外部性”研究。不需要花钱就能从中获益的叫“公共产品”。消费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因为不具有排他性,所以我们可以“搭便车”,即等到有别人为之付费后我们再去消费它。但是,想想也能知道:市场上不会出现可以搭便车的产品,例如盗版书出来以后,就没人会买正版书,最后也没人会去出版正版书一样。
外部性和非排他性会使得看不见的手失效。结合实际经验来看,公共产品大多由政府兴建,就是因为看不见的手会失效。不知道无政府主义者们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没想到这个理论还会指向反垄断。垄断企业是典型的不考虑外部性的市场因素,这与市场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庇古
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颇有一些趣事。它和女权还有一些关联。两个“剑桥”分别独立地提出了这个理论——不管名字是否相同,双方的理论是异曲同工的。
完全竞争考虑的是生产同样的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之对立的是垄断,即仅有一家企业时,它的市场表现。然而,真实的市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市场上存在着竞争,但是每家企业都有自己垄断的领域:可乐配方,技术壁垒,等等。
考虑一下看,百团大战、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p2p大战,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完全竞争。参战各方提供的产品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各自也没有什么垄断可言。但是这几场大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有些行业诞生了一些垄断性质的巨头,然后市场才算恢复秩序。有个别行业甚至可以说被彻底摧毁了,靠着外部因素才能勉强维持。完全竞争市场并不是一个好的市场。
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应该鼓励不完全竞争?这种竞争里能够保持市场活力,又能够保持企业活力。
颠覆垄断理论后,产生了一个很奇妙的观点。买方垄断市场。这个观点更深刻地阐述了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应该说,现在中国的人才市场就是个大的买方垄断市场。基于买方垄断市场观点,罗宾逊提出了最低工资以及工会制度。
但是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适用于寡头垄断经济中。今天的经济学家们会用博弈论来描述寡头垄断。
先不管那么多……你爱喝哪一种?
计划者——苏联的经济问题
计划经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从前文来看,政府的有形的手确实能解决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但是,实践中来看,计划扼杀了经济活力。
按需分配不能算是计划经济的问题吧。这是共产主义提出的目标。
“共产主义的失灵在于动机的错误”。人性自私,怎样能把这样自私的人性调动为无私的社会性?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是在《社会公共财富的经济核算》中,米塞斯指出:“人们是否自私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苏联那样的共产主义经济依然注定失败”。
首先是信息过量,或者叫信息爆炸问题。被淹没在信息中,政府很难做出高效而正确的决策。其次是资源配置问题。价格机制失灵后,供求关系很难被正确的发现并指导资源配置和生产调度。需求大的产量未必高,尤其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商店外永远排着长队”。
这跟我们系统设计有点异曲同工。系统小、压力小的时候,一个中央服务器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压力上升后,一台服务器显然不够,而需要更多服务器来提供更强的性能。当压力和服务系统都上升的时候,就出现了弹性架构、服务自治、云服务等功能。还有Hadoop的YARN。这些功能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虽然实际上还是看得见的代码逻辑)自动调节着服务器资源。这个例子不太好。
合理的价格不一定要出自市场。听起来有道理。我们曾经做过的估值系统,就是通过数学模型来估算某支股票在未来的售价的。如果可以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来,那么价格真的未必要来自市场。尤其是考虑到供需关系反映到价格上时总有滞后性。
但是,这种数学模型至今仍然是经济学和数学界的一个大难题。
米塞斯
炫耀你的钞票——有闲阶级与炫耀性消费
依照凡勃伦的观点,人们并不是通过理性的计算决定购买行为和选择消磨时光方式的。简单说,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人可不全是——也许全都不是——理性经济人。毕竟,要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望嘛。
有闲阶级和炫耀性消费自古有之,现代社会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炫耀性消费会引发一件反直觉的事:涨价反而刺激购买欲并提高销量。也许这就是奢侈品们价格高企,并且时常推出一些天价回形针天价毛线团之类产品的原因吧。
用于炫耀性消费的钱来自于掠夺行为。武力的,阴谋的。马克思对资本逐利的描述一一应验:为500%的利润可以践踏一切人性。
凡勃仑
在出水口下面——凯恩斯主义
美国经济大萧条促使凯恩斯摒弃19世纪的经济学理论,转而探寻一种新的理论。
大萧条“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资源的稀缺性,而是如何使用已经存在的资源”。但这是大萧条发生之后的事情了吧?大萧条发生之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极大过剩,才削弱了资源的稀缺性,使得问题转变成了如何使用已存在的资源。
但是细想想,这个问题也确实揭露了一部分原因。大萧条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过剩,也就是当有资源去扩张生产时,我们要如何使用这部分过剩的资源呢?大萧条显然是使用不当的结果,产能过剩也是。
其实对个人来说,当有时间和精力时,把它们投入到哪儿去,这同样是个问题。
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将售罄,这是“伊萨定律”。显然这是错误的。书里用于解释伊萨定律的例子不太直观,不过还是能理解。收入分配为支出和储蓄。支出部分一般都有助于促进再生产,但储蓄则可能没有这个作用,尤其是保存现金这种储蓄。将储蓄用于促进生产,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大概这是美国低储蓄率的一个原因吧。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经济的原理也在于此。降低利率会促进货款、促进投资和生产,提高利率则会抑制贷款、从而让投资和生产降温。
但是这跟大萧条有什么关系呢?
似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就是国民消费过少,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过剩、再生产萎缩。不过消费少的原因未必是储蓄过高,而有可能是物价上涨而工资不涨。但不管是哪种,总归于“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即储蓄大于消费。
凯恩斯理论指向有形的手,即当市场无法自行调节和修复时,政府应当加强干预。它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水岭。此后经济学分为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品类。
凯恩斯。拜拜这位大神,后世的很多经济学理论都是在补充他或者反对他——总之都是围绕他展开。
创造性破坏——资本主义的骑士熊彼特
熊彼特,优雅古风与现代(当时的)经济学融为一体的男人。哈哈听起来就很有魅力。
熊彼特的经济学观点,或者叫“经济史学观”,很有种唯心的、唯英雄主义的味道。这大概也与他的家族有关。
但是从我所见所闻来看,资本并没有“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长远来讲也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如前所述,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中国的团购行业、网约车行业、共享单车行业、影视行业、地产行业都受到了拔苗助长式的摧残。资本的注入并没有给这些行业带来真正的、有意义的创新,长远来看他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起的影响更多的是负面的。英雄人物?不存在的。
尤其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资本家们还停留在延长劳动时间这种低级趣味上。希望他们“流着道德的血液”,无异于与虎谋皮。
不过话说回来,西方工人的八小时工作制也是通过血与火的斗争争取来的。靠道德?呵呵。
熊彼特自己的经历是否可以说明他的理论的问题?他“成为奥地利银行的董事时,曾经有过这样的实践经验。在这个职位上,他为各种商业计划提供了资金。(熊彼特的经历也展示了企业家精神的风险,1924年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背负巨额债务离开岗位,又花了好几年还还清了债务。)”不,不能这么说。风险是金融活动与生俱来的,并不是熊彼特的理论问题。
他的问题恐怕是,生产新产品需要的不仅仅是钱。例如现在,创新越来越困难,这不是钱不够的原因。此外,如果资本通过现有模式、产品就能谋取暴利,它是没有创新的动力的。比如腾讯臭名昭著的抄袭问题,比如百度吃人式的卖贴吧,比如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
创新-模仿-经济扩张-创新萎缩-企业倒闭-新一轮创新,这会是新的经济危机周期吗?
垄断会促进创新这一点非常反直觉。也许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这样,尤其是需要前期大量投入的情况下。中国如果没有移动这样的垄断企业,也很难推动如此大规模的通信基建。
创造性破坏,这个观点有点意思。新技术淘汰旧技术,新公司挤垮老公司。
熊彼特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论述同他对企业家英雄的论述一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人们讨厌灰西装和开会,但并不代表灰西装和开会就一无是处,更不代表这种厌恶情绪会断送掉资本主义。
政府干预会断送资本主义吗?我觉得不会。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美国可能在大萧条中就分崩离析了。从灰烬中重生的可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熊彼特,还真是蛮帅的。
囚徒困境——纳什与博弈论
博弈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吗?我一直以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之类的理论。
“博弈论研究无处不在的战略性的互相影响,从类似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到经济中的利益寻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也是,一种对前面所说的外部性的研究,不过是彼此互相具有外部性的研究。这种情况显然复杂得多。
冯诺依曼在业余时间研究了博弈论。只能感叹真是个天才。但是他把纳什的观点称作“没有什么意义”的理论,可谓看走眼了。
纳什证明了大多数博弈都有均衡,即得到一种这样的结果:博弈中的每个人所采取的策略都是对别人的策略的最优反应。这样,每个人都会“敌不动我不动”,从而形成一种类似计算机中所谓死锁的稳定状态。
囚徒困境的平衡是两个嫌疑人都认罪。这种平衡和最优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平衡和最优,而是……可能要结合概率来理解。对方认罪的概率是多少,结合各种刑期,可以得出自己对刑期的期望值。博弈中的最优,可能是期望值中的最优,博弈中的平衡,可能是双方最优期望的一个均值。
用数学来理解,最优不是最值,而是极值,是在最可能得到的几个结果中所能够得到的局部最优解,但未必是全局最优解。全局最优解常常只有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往往可遇不可求。
类似滴滴和快的、摩拜和ofo的烧钱竞争其实也是一种囚徒困境。最优解当然是双方都不烧钱,但只要一家开始烧钱,另一家就须跟上,直到一方甚至双方都烧光或烧死。但这种“均衡”对哪方都没好处,除了个别资本家之外,其“局部最优解”特点可见一斑。
要打破困境,获取全局最优解。恐怕唯一的方式是合作。但是合作谈何容易。良性竞争、保持秩序也是一条路,这大概是反倾销法的目的之一。
“博弈论的一个基本策略:关键在于影响对手对你的想法”。这种竞争有点像擦除对手画的线。我不太喜欢。
类似囚徒困境的问题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家庭教育被剧场效应、惊群效应席卷,就是一种体现。
约翰纳什
政府的暴政——哈耶克的警告
哈耶克的观点是政府参与经济行为会引发极权主义,他是个反乌托邦者吗?乔治.奥威尔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吗?
战争期间,政府通过经济管控,迫使资源倾向于对赢得战争有直接帮助的市场方向,如军事工业。但是相应的,其它方向的资源一定会减少,如民用轻工。战争期间,这还算合理的。如果不加管控,天知道资本会流向什么地方,也许恰恰就是敌国仇雠呢?
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也需要,否则投机倒把、囤货居奇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一定会冒出来。解放初期的上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英国在战后也搞过一段国有经济,一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国有企业僵化,经济不景气。直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搞了私有化才算挽回局面。
哈耶克是自由市场、或者说是自由的坚定拥护者,坚定得有点完美主义了。这会不会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来源?但是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这观点我挺赞同的。
哈耶克。似乎奥威尔和他没什么关系。
大推进——发展经济学
1979年,阿瑟.刘易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迄今为止该奖项的唯一一位黑人得主。
“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就是刘易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提出来的。他们共同奠基了发展经济学。
似乎,发展经济学的第一要务是由政府推动建立市场,先从零到一。但这样创建的市场有先天不足。它太依赖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了。正如书中所说,商人们的第一目标不再是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利润,而是说服政府持续投资或补贴。
但是韩国成功了。朴正熙创造了汉江奇迹。根子上还是在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力、竞争力。如果能有效提高并保持它们,那么政府的“第一推力”是很有必要并确实可行的。
不过亚洲四小龙似乎只是个案,更多的“大推进”似乎都以失败告终。也许失败得不是那么彻底。例如百度,如果谷歌没有被墙,它不太可能如此“成功”。但它真的很成功吗?恐怕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它还算不上成功。
总的来说,这种发展经济学过于强调政府干预,也过于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干预上了。政府权力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再给它加上经济利益,没有谁能通过这样的考验。
没有找到阿瑟.刘易斯,这位是保罗.罗森斯坦.罗丹。
关于所有问题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基本上可以用来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天地有道万物一理啊!
但是经济学有个前提是,参与经济活动的是理性经济人。然而,要求人类始终保持理性,这实在是一种奢望。生活有很多不理性的地方。嗯,所以承认人的不理性、并把这种不理性考虑在内,也是理性的一部分。这对理性人来说有点不公平啊,他们承担的有点太多了。就像坐在车盖上的女车主那样……
所以我认为,人们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做出判断、抉择,但并非所有判断和抉择都是依据经济学原理做出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价值观,是“我认为怎样是好的、是对的”这一问题的答案。理性经济人的答案是“遵循经济学原理的”,种族歧视主义者可不这么想,蓄奴主义者和废奴主义者甚至为此打了一场内战。但是,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所有人的所有言行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出发点,即使看起来他/她做出了重大的、原则性的让步,也不过是因为相比坚持到底,让步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因而是好的、是对的。有些人虽然天天抱怨老板却还是不跳槽,种族歧视主义者明知道经济上不划算还是要坚持种族歧视,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考虑养育孩子的成本时,除了教育支出之外,还要考虑机会成本。如果没有孩子,人们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情:旅游,读书写作,争取升职加薪,等等。
在这里,经济学成为了一种工具和方法论,而不仅仅是对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这种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可能沦为“泛经济学”,就像儒学沦为“泛道德论”那样。理性固然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但承认人类的不理性,其实也是一种理性。
成长——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如何增长?这似乎是个凭直觉就能解答的问题。但是真要解答这个问题,却又张口钳舌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社会更高的生产率来源于技术进步,这才是增长的真正引擎”。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下一次技术进步还未到来时,资本推动着经济发展。但是资本收益递减效应会使这种发展越来越慢。会不会彻底停滞不前?有可能,看看日本。
技术并不是完全外来的,企业大多有研发机构。但也不全是内生的,大学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技术进步不一定是为了盈利,但为了用盈利来促进技术进步,人们发明了“专利”这个东西。
甜蜜的和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别说,经济与上课找教室确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使用资源的人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但是,找教室可以依赖排课表,市场资源如何分配呢?
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政府干预也是一种途径。那么,这一章想要给出什么新的观点呢?
这种新的观点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可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逐步的变得复杂。
这是两个从数学专业转投经济学的人提出的理论。数学,这门学科太神奇了。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除了“人是理性的”之外。是不是还有“人是固执的”?这两点其实都有点不靠谱。例如,理性的讲,褚时健的接班人更应该是他的女婿,但他纠结之后选择了他儿子。毕竟是亲儿子。
如何判断“低效的”经济?书中的方法似乎并不那么可行。但是我其实一直在作用这种判断方法。如果两个人的情绪都是平静,任何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有可能产生多种结果:两人都高兴,一个高兴一个平静,两人都平静,一个沮丧一个平静,两人都沮丧。还有一个高兴一个沮丧。那么,如何认定两个人构成的整体是“高兴”、平静、还是沮丧呢?尤其是最后一种情况,它可以构成两个人最大的分歧。这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让这个“经济体”“高效”运行。
但是,个人情绪中的高兴、平静和沮丧比较容易判断,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整体的满足度和福利高低恐怕不是那么好衡量的。
帕累托平衡,所有的“利己不损人”的行为都已经施行过一遍了,此时得资源利用率是最高的,福利、满足程度未必最高,因为还没做损人利己的事。
帕累托平衡是一种极限,不可能达到,而且有一些反直觉、不公平的因素在里面。它的意义何在?作为分配资源的一种参考?作为社会福利的一把标尺?它可以佐证“看不见的手”、或者作为它的补充说明吗?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理想情况下,市场中的人都在追求“利己”,同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损人利己”,因此只能基于“利己不损人”的原则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促进了交换和资源分配,最终就指向了帕累托平衡。这种原则和合作就是“看不见的手”。
但是这是理想情况。事实是,市场上就是有人可以肆无忌惮的损人利己。例如垄断企业。因为这些“市场失灵”问题,现实中的市场无法达成帕累托平衡,因而需要政府干预,以保证资源更合理的分配,保证一定的社会福利。
另外,帕累托平衡有一种“启示录”意义:不要孤立的看待一个系统。联系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
关于帕累托,我们更熟悉的是2/8法则。其实他还提出了帕累托图和帕累托平衡,这两者虽然我们接触得少,但都是意义非凡的理论。
分成两半的世界——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
作为老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作为被贸易战针对的国家的人民,作为眼看着美国割羊毛的国家的人民,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发达国家用种种手段,金融工具,美元霸权,垄断市场,绑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迫使后者依附于它。这样看,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外交政策简直太可贵了。
贫富差距在自由市场下会越来越大。因为自由市场的本质就不是公平,而是利己。
普雷维什的观点很适用于解释中国早年间的经济状况,初级的、低端的、上游的产业,卖衣服买飞机。所以“升级”必须要做。
不公平一定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就是利益,就是利己。连“利己不损人”的帕累托平衡都不可能达到,怎能指望资本主义去利人?四小龙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能掩饰他们背后的不公平。这完全是两回事。
还记得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吗?
灌满浴缸——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认为要刺激消费降低储蓄,减税跟这一点有关系么?为了让人们有更多钱去消费?不是。减税是为了抵消储蓄带来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居民储蓄而无法回笼的钱,可以通过减税政策得到补贴。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储蓄之外又多了一笔可以用于消费的钱。不管从哪边来看,减税确确实实能够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这是一种寅吃卯粮的做法?预支未来的税收来刺激当前的经济,从而增加未来的税收。以填补此前造成的赤字。谁想出来的,简直是个天才。
也没有那么天才,任何一个向银行借款来扩大自己生产规模的企业家,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货币政策这部分就真得很难懂了。凯恩斯的观点是较高的货币供应量,会降低利率,从而促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中国过往的经历来看,例如著名的4万亿投资和最近的央行放水,确确实实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以及后续的经济疲软等问题,似乎会把原先带来的经济增长吃光抹净。另一个例子是美联储的调息预期。即使不是真实的调息,而仅仅是预期,也会对美元市场和美国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
大概这也是书里面所说经济学家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的原因吧,货币政策带来的问题,影响太大了。
凯恩斯是第一个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关联起来的经济学家。
小丑掌权——公共选择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发现了税收和二次分配所带来的社会公平。这也是政府除了“有形的手”之外的的另一个作用。
但是政府是什么?如果考虑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那么政府就应该是一个经纪人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的首要特点在于自私,他要为自己赢得利益,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利己,不管是损人利己还是不损人而利己。但是这似乎又与政府的职责相悖,政府的职责要求他们为社会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着想。也就是说古典经济学,自由市场还是政府干预,都要求政府,既是一个自私的理性经济人,又是一个无私的政府人。那么政府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布坎南提出的问题。
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成立。无私的政府人,这是政府的目标,理性的经济人只是他的手段。政府代表国家。在国与国之间他必须是理性经济人,必须是自私利己的,但是在国家内部它应该扮演一个公平无私的政府人的角色,或者说是利他的。
即使不考虑政府,只要存在合作,那么就一定会出现立即和利他共存的情况。你不可能让你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让一分钱都赚不到,把所有的利润全部交给你。你也不可能让你的合作伙伴或者左膀右臂,一分钱都赚不到,而把所有的利润装进你的口袋。也许这是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的方式,但是长期来看,这将是一个大损失。在合作中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利他,达到最大化的例子。嗯,这也是个老生常谈: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个人应该通过实现团队目标,来尽可能的达成自己的个人目标。
回到政府上来,政府是由一个个的普通人组成的。这些人有私心,有欲望。贪婪,自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究竟是在推动市场发展,还是仅仅为这些政客们攫取利益,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权力寻租,这应该是政府与市场经之间必然发生的、不可不说的故事吧。然而直到这一章才被提出,有点后知后觉啊。美国的武器协会,日本农协,中国的出租车管理部门,还有街道办指定物业公司,这都是我们所见所闻的权力寻租。
权力寻租的根源是过于强大的…“有形的手”,但这并不代表商人们就是无辜的。行贿者与受贿者同样有罪。
布坎南把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批判得体无完肤。但是,这同样是一件非常简单明了的事情:完全脱离政府,和完全依赖政府一样是行不通的。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必然是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
布坎南
货币幻觉——货币的力量
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推论:“以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低失业率对应高通胀,高失业率对应低通胀”。我们可以看看周围。政府为了拉动就业,“创造”了许多诸如地铁安检员、公交售票员、协警辅警这样的岗位。这些岗位都要占用政府支出,更多的岗位意味着更高的政府支出,意味着更多的货币储备流入市场,意味着更高的通货膨胀。
但是凯恩斯主义失灵了。一种旧的理论失去了它的解释力,预见力和指导能力。新的理论呼之欲出。
书里面后来的例子中有一句话一针见血。问题出在凯恩斯主义把人们的货币工资和真实工资给混淆了。增加政府支出确实可以增加人们的货币收入,但是货币收入对所对应的真实收入,并不会由此增加。简单的说就是以前5块钱买一个菠萝,现在我虽然工资涨到了10块钱,但我还是只能买一个菠萝,甚至只能买半个菠萝:因为通货膨胀了嘛。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凯恩斯主义就要失灵了,因为这个时候高膨胀所刺激产生的高就业会很快失效,转变为低就业,最后变成高膨胀下的低就业。
货币,这是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凯恩斯主义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或许我们可以说,当你在一方面取得成功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补足你的短板,避免由于短板导致的失败。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中国的经济真的很危险了。当初用4万亿刺激了一下经济,但是刺激效应很快就过去了,留下的膨胀却不可收拾。前阵子央行再次放水,但这次放水又能刺激多久呢?又会膨胀多少呢?
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
凝望未来——理性预期
人们如何进行预测?基于过往经验和当前的观测。至于经验能不能升级为理论,观测能不能测的准,这恐怕是另一个问题了。
基于经验是典型的“适应性预期”:“你预测的依据是迄今为止事情发展的方式”。那么,面对一个新环境下的新的事物时,这种预测还有多大作用呢?又该怎样对“双新”事物做出预测呢?
新的理论叫“理性预期”。不是基于经验,而是基于观测,基于当前所能获得的所有可用信息。
不用往后看也能想到:纯粹的适应性预期和纯粹的理性预期一样,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中庸之道”的魔力在这里又一次展现出来:执两用中。
“有效市场假说”这个名字很有迷惑性,其内容却是“金融市场的价格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也就是说,信息对价格的作用是“过去时”,而非“未来时”。市场已经根据现有信息得出了现有价格。利用现有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价格?抱歉,为时已晚。
它的推论是:理性人组成的市场不可预测,因为市场在人之前就做出了反应,剩下的那部分变动是完全随机的。很反直觉。反直觉的原因在于,人并非完全理性的,信息并非完全透明的(即书中所谓人并不是全知的,而金融市场也远不是有效的)。事实上,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不对称,是商人们的一大生财之道。
政府干预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这是毋庸置疑的。经济规律的第一条就是尊重市场。用行政命令强行扭转市场,一定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
进攻的投机者——货币投机者
投机,囤货居奇,这也算自古以来了。货币投机者炒的是货币,例如索罗斯。还记得1998年的经济危机么,就起源于这家伙炒东南亚的货币。
维持汇率稳定,与当年在大上海维持物价稳定是一样的道理。再扯远点,跟常平仓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攻击货币汇率,其实就是在挑战政府的外汇储备。而且,政府的外汇储备会被自己的一些政策搞掉。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加印货币,加印货币导致汇率下降,为了稳定汇率,政府必须拿出外汇储备来回购自己加印的货币——这一点看起来很蠢,但是,就像“月饼公司出售月饼券”那个梗一样,这种事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蠢——此时,政府的外汇储备会降低。如果投机者再火上浇油一把,导致外汇储备耗尽,那么汇率就要一日千里地下跌了。
火上浇油这件事甚至不是在政府抛售外汇储备时才刚刚开始,甚至在政府没有抛售时也会出现。市场信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恐慌情绪会蔓延、传染。
低价买入,就是这样。那么怎样高价卖出呢?是等到汇率恢复之后在售出手中的货币吗?万一政府甚至经济整个垮了、再也站不起来了呢?
挽救失败者——贫困者的经济学
这章可以结合中国现在的“精准扶贫”工作来看。
贫穷有相对含义,也有绝对含义。贫穷会降低生活品质,会迫使人们克制自己的正常需求。这是其绝对含义。另一方面,生活品质低到什么程度算贫穷,这是相对含义。
相对贫穷是无法克服的,而且这种贫富差距仍有无限扩大的趋势。绝对贫穷……似乎也无法最终解决。生活品质、正常需求都是水涨船高的。
所谓的脱贫,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保持发展,保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只有保持发展,才能提高生活品质、满足基本需求,才能让物质条件跟上生活需求的提高。
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不仅仅是关于国家收入的事情,还包括了国民的健康和教育”。
中国这几年也不再唯GDP论了,不知道跟这个理论的兴起有没有关系。
由囤货居奇引发的饥荒似乎没什么道理。物价上涨时,商品会自发地流向饥荒地区,从而降低物价。问题可能是发生在商品流动的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等不到物价回归就饿死了,或者等到那时就已经彻底破产、即使物价降低也买不起了。
这么一看中国几千年的政治课仍然有用。以邻为壑、以工代赈的赈灾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但不仅仅限于经济活动,社会中所有需要资源的地方都有经济学的立足之地。
了解我,了解你——逆向选择
“市场的一端是骗子,另一端要躲避骗子。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完全崩溃”。这话很形象地描绘出了我们面对的市场——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市场想要良好地运转,人们必须知道其中的一切信息。个人想要很好地参与市场活动,也必须了解市场中的一切信息。只要出现了信息不对等,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仅中国如此,全球皆然:毕竟,骗子遍地都是。
即使有市场建立起了良好的信用机制、诚信体系等等,以此为一些隐藏信息背书,消费者也要投入大量精力,无非是从辨别商品本身的质量优劣转变为辨别商品品牌的真假罢了。
“信息经济学”,这个名字似乎就暗示了信息化对经济学的影响。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就是加速信息流通、消除信息鸿沟和不对称,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双向选择状态。
信息经济学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最贴近日常生活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了。
但是,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获取高工资呢?不好好干活。这样。老板为了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就不得不提高工资。听起来很反直觉。但是又“很有道理”的样子。然而在中国……老板为了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就会提出“996是一种福气”……
被打破的承诺——时间不一致问题
简单来说,“时间不一致”是指“今天的最佳选择,并非明天的最佳选择”。这有点像货币的时间属性:今天现值十元的钱,明天就不值十元了。
这也有点像理性预期。今天的目标和计划,加上明天的新的观测结果,会产生不同的预期。时间不一致“这一经济学的新思路检验了当人拥有理性预期的情况下,经济的运作方式”,它正是对理性预期的一种运用。
这一理论同样验证了我在高考后选专业时的一个考虑:与人来往太复杂,还是与机器打交道更轻松简单。
尽最大努力去信守承诺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对经济政策制定者来说。政府干预市场必须建立在市场队政府有信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一基础,政府的努力就要事倍功半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
央行“独立”,不只有美联储做到了。但是……美联储也会受到压力而改变政策。例如超出预期的加息降息,或者放出预期后迟迟不落实。
央行独立也许并不能直接带来低通胀,但这是向前走的一步。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每一步都值得庆贺。
话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选举压力的国家里,央行并不需要独立吧?
消失的女性——女权主义经济学
“消失的女性”好像是某一季福尔摩斯的副标题。
经典经济学理论真的是一遍一遍地在重复。但是在不同方向上的推演得到了不同的推论,这是不断推陈出新的领域。这也是这些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特点:跨学科、交叉学科特别容易出现创新、突破。
女性有权、并且应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这也是若干年的斗争和争取才普及和实现的理念。然而中国却仍鼓吹女性回归家庭。非蠢即坏。
女性以各种形式参与经济活动?在当代这是个伪命题。但是在当年,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这一章揭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在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女性的作用、地位都被忽视、被歪曲了。这是一件非常有警示意义的事。相信还有很多事情中,我们会全方面地忽视和歪曲某一类人的价值。而这种错误也许会导致我们走向更惨痛的失败。
怎样的经济体是“好的”、成功的?一种观点是“一个人面对足够多的选择进行自由地选择”,或者说有足够多的选项供其自由选择。另一种则认为“向所有人提供生活所需”,或者用亚当斯密的话说:“能够产生体面生活所需的经济”,就是好的、成功的经济。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更高贵”?
我倾向于第一种。直观的来说,用996的方式换取缴纳房贷车贷的钱,这往的经济体好吗?虽然生活不一定体面,但它当然能提供生活所需。然而这种简单地延长劳动时间以增加效益的方式不仅反人类,而且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如果人们可以多个选项可供自由选择,没有人愿意“上班996下班ICU”。
更抽象一点说,自由选择论考虑到了选择的成本,而生活所需论忽视了它。综合考虑多个选项的成本与产出,与不计成本只看产出之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这一章最后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常常有人用女性开发少这一事实来论证女性不适合做开发这一观点。但实际上,这事实是观点的结果而非原因。正因为社会上普遍存在这一观点——这就是一种偏见和歧视——才会导致女性不选择做开发,进而呈现出女开发少那样的事实。然而很多人,甚至很多女性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雾中之思——无逻辑的经济学
虽然跨学科的研究是如今的趋势,但……好像随便哪个学科都能“转而研究经济学”?这事儿有点……怪怪的。
经济学界对“理性经济人”的几个假设:人是理性的,人们的偏好不会随意变更。我老觉得这两个假设不靠谱。“行为经济学”就是要挑战第一个假设的一种理论。
“这一理论建立在人们实际决策的无逻辑之上,而不是简单地断定人是理性的”。这个描述是有问题的,人们的行为最终还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只上,只是这逻辑不是“理性经济人”的逻辑而已。
例如“基准点”。它会让一件事情“听上去”更容易接受一些。这很不理性,但是符合逻辑,心理学逻辑。又例如“不确定性”,或者概率。人们对不确定的事实的判断很容易被带偏。这一点在现代自媒体展现得淋漓尽致。
股市上涨“这种趋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房价也是。但“市场只能保持上涨”这种期望和焦虑带来了太多东西。尤其是当这种预期与政府挂钩时。这时也可以看出央行与政府挂钩的问题:央行必须维持政府的期望,更管住社会情感和心理,而不是经济和市场规律。
“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是理性预期,但是人们并不总能“理性预期”,也无法得到“所有信息”。这个假说的作用存疑。
人类行为的“不合逻辑”之处,源于人们需要推测未知,源于人们推测未知的方式不合逻辑。这是一句“递归”的、“自己解释自己”的话。推测必须源于因果关系,并且因果关系的置信度必须达标。但是人们常常满足于相关性,并基于“相关性”来预测因果,这怎么可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结果来呢?
惊群效应,剧场效应……人类的无逻辑行为可谓比比皆是。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市场设计与拍卖理论
经济学对社会的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肾脏交换计划。
市场设计理论,和拍卖理论,我推测一下,它们仍然是在讨论人为干预和市场自发的两种经济运行方式。
除了增价拍卖,居然还有减价拍卖。密封投标的方式我倒是听过。此外还有次优拍卖。拍卖的出价多少取决于竞价方能接受的减让的多少。
拍卖的一个基础是市场可以自己定价,但是,市场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人们耍滑头,市场定价失灵,那么拍卖就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这就需要有很好的拍卖设计。但是不得不说,就如飞机的安全条例都是在出事故之后补上去的一样,拍卖规则也是漏洞出现以后才补上去的。大概这也是条文法的弊端吧。
市场设计和拍卖是经济学在微观领域产生作用的一个例子。我想,在团队管理领域,经济学原理也有用武之地。但是,这可能取决于团队成员在多大意义上是理性经济人。
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两位工程师。真的是人人都可以学经济学啊。
失控的银行家——明斯基时刻
我们仍然处在次贷危机的灾难影响和恢复之中。更糟糕的是,似乎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衰退期。
深度不确定性,连“可能出现哪些结果”都不确定。这是一种很深刻的悲观。从这种不确定性出发,任何关于未来的事都是赌博。
随着赌博进行,赌徒们都会有越赌越大、越赌越疯狂的心理。行为经济学的“不合逻辑”的事情再次出现。银行争相发放贷款,人们争相从银行贷款。信贷业务中最重要的风险被人们忽视了:房价下跌的风险,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次贷的风险。危机就这样积累,最终爆发。
为了应对危机,凯恩斯主义回来了。目前中国就在这么做。但是这种刺激经济还能有多大效果呢?
经济衰退的深层原因是以金融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这话有些道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但完全以金融为基础和主体,会使得经济“脱实向虚”,没有实体经济的实打实的繁荣,金融的繁荣更像是泡沫。
现在的经济像是一个“退火”的阶段。
海曼.明斯基
空中的巨人——收入分配问题
简而言之,贫富差距在加大。
管理者的工资是否过高,确实很难界定。“最高收入不由企业的传统所决定,而是由企业过去向最高收入者的支付所决定”这个说法尤其令人费解。
此外,收入和财富是两回事。一个凑不够首付的人,他在北京只能租房。也许年复一年下来,他的房租都足够买一套房了。这些房租来自他的收入,但并没积累为他的财富。也许这是房子对于国人的另一项意义。在房租高企不下、租客权利没有保障的时候,租房会严重阻碍收入转化为财富。
财富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速,即r>g,是贫富分化的原因。这个方程式听起来很可怕,似乎暗藏着一双魔鬼的眼睛。
要想社会公平,必然要“劫富济贫”。但这样与自由市场相悖,与“第一福利定理”相悖。但是……通过损害高财富人群来补贴低收入人群,这应该是会提高效率的吧?
效率,很多国人完全不懂这个词的含义与作用。这也许是另一种的“为了不动脑筋而殚精竭虑”吧!能够靠增加人力、延长时间来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要通过开动脑筋提高效率来解决呢?无言以对……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r和g之间的矛盾似乎无法解决……
为什么成为经济学家?——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市场是有效的,人类是理性的。但它们似乎都过于理想而不切实际啊!至少理性人这个假设我就不太认同。
但是经济学绝非一无是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至少我们理解了理性人构成的有效市场是怎样运转的。它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组织拍卖、肾脏移植和匹配、降低碳排放等。实际上,我能设想它对于团队管理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作用。
但是,当人类不那么理性、市场不那么有效时,经济学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显著了。但这很正常,在非欧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不再是一百八十度。在量子力学中,牛顿力学定律也不再生效。
在本书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见到了最先思考经济学的人: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们关心生活最基本的,那些我们至今仍然需要面对的问题。人类社会的良好生活需要什么?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满足?真正的繁荣由何而来?这些经济学开始的地方,在经历了那么多争执和反对之后,也是它再次出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