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老石桥。据碑文记载,这座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读中学的时候,我经常走这座桥去上学、放学。虽然围绕着这座桥,发生过很多或有趣、或后怕的故事,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对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直到2011年春节回家,我才发现,这座老石桥已经不是童年中脏乱差的样子,而赫然变成了干净整洁、古韵悠悠的形象。站在桥上,望着翠堤、青山,我忍不住写下了第一首与它有关的诗。
从那时起,这座桥仿佛变成了一个符号,总会在有意无意间提醒着我:春节到啦!该写点什么啦!简直是个催稿达人……
于是,这几年下来,围绕着这座桥,就有了这么好几首。
2011年春节,这是这个系列的“始作俑者”:
群山架笔桥作镇,堤岸为几展锦绫。
描画青云江去远,一帆向海望波平。
同时写的还有一首以岸边春柳为题的诗。当时正沉迷于《仙剑四》,眼前的景象让我想起其中某些章节。因此,虽然在诗中“少年行”是最后三个字,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
已历三冬雪,曾经百丈冰。
枝发由日暖,絮舞借风轻。
影动清波皱,神闲燕雀鸣。
青春当尽放,莫负少年行。
2012年跳票了。2013年春节写了这样一首。其实写完前三联就“江郎才尽”了,于是第四联偷了鲁迅先生的“吟罢低眉无写处”:
冬去登桥头,翘首望沙洲。
茫茫薄雾笼,默默寒江流。
石板今犹在,早莺有时啾。
吟罢低眉觅,平仄无人谋。
2014年春节,大概是鉴于前年跳票了,居然写了两首:
其一
青阳江映碧,山远眉黛新。
愿随东风去,长做遗世民。
门无车马沸,心同止水宁。
谁能解此意,相忘如相亲。
其二
轻风起处舟催送,静水流深泥俱沉。
何必劳心多费力,天地无言自归真。
2015、2016年都跳票了。2017年春节在南昌过年,我坐着火车“过家门而不入”,写了这样一首:
匆匆门前过,泪眼早婆娑。
天涯已咫尺,聚首恨无多。
酒入愁肠冷,马踏离别歌。
明春石桥上,相约看袁河。
2019年春节在湖南过年。那年天气不太好,“阴雨霏霏连月不开”,只能在阴雨天中“异乡怅望石桥远”了:
严冰未解春难信,何处枝头觅早莺?
阴雨不开风正冷,寒江独去鹭伶仃。
异乡怅望石桥远,夜半常思柳岸青。
只在三更浅梦里,长篙兰桨短歌行。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因为疫情缘故,都没有回家过年。思乡难归的情绪有点重,因此2021年春节写了这样一首:
青山犹在青山外,绿水先随绿水回。
满地茵茵生芮草,千年默默掩石碑。
无从取履踟蹰久,谁记题桥意气飞?
纵使明春河上过,难平思念彻心扉。
2022年写的是:
年关难过终须过,乡井思归哪日归。
蓟北无云风力劲,江南有雨水花飞。
长吁短叹无人晓,解语知心又有谁。
恍若溪流桥下逝,洋洋东去再难回。
2023年终于回家过春节了。可惜因为下雨,只去了高中母校,没有到桥上走走。只好相约“明春桥上坐”了。
二十寒暑化尘烟,七尺男儿泣涕涟。
鱼跃龙门烧尾去,风吹落叶故园旋。
滔滔江水东流过,莽莽青山蓟外眠。
谁与明春桥上坐,再同归燕话昔年。